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印尼遊 (十九) 似曾相識 懸棺葬 (下)

 
三峽懸棺葬

早自商周,晚至明清,懸棺葬作爲一種特殊葬法,在我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較爲流行。三峽懸棺葬就是其中區域性的着例之一。長江三峽,不僅因其奇山秀水聞名於世,令人驚歎不已的懸棺葬更是給前來觀光的歷史學家和游客們留下了難以釋懷的悠悠情思。人們不禁會問,那葬在懸崖峭壁上的一具具懸棺究竟是誰的?它屬於哪個時代?

古代的川東,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方。這里征戰頻繁,各民族交往甚密。《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其屬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蠻”。川東這 里至少有這些民族共處。有人據此推斷,“因此,更准確地說,川東的崖葬屬於廪君蠻中的蜒、獽、族”。這其實是不確切的。事實是,三峽懸棺葬應是濮、賨、 獽、夷、蜑的文化遺存。其中,賚、獽、夷是川東地區的土着部族,濮、蜑是南方遷徙來的民族。

據考古發掘的歷史資料來看,目前尚能肯定的最早行使懸棺葬的是我國南方的越族。“時代確切又較早的,首推福建武夷山的崖葬船棺,可早到商周時代”。福建武夷山正是古越族的聚居地之一。因此,許多學者得出了這樣肯定的結論:“我國東南地區的懸棺葬爲古代越族的文化遺存無疑”。濮,是我國南方一個很大的族系,又稱“百濮”。 “近世不少學者均已論證‘濮’、‘越’同屬古代越族。梁釗韜教授進一步認爲‘濮’爲自稱,‘越’爲他稱”。所以,“濮”怎麼會跑到川東來呢?原來,“在西 周一代,濮族主要散布在廣大的江漢流域。西周初年,楚人來到這一地區,開始與濮人進行了長期的鬥爭。自此以後,濮人可能就開始了向四川、雲南、貴州、湖南等地的遷徙”。所以,“在巴國境内,濮族的人口是相當多的,他們也長時期保存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

直至漢晉時,川東仍然有很多濮人。楊雄《蜀都賦》:‘東有巴賨,綿亙百濮’;左思《蜀都賦》:‘左綿巴中,百濮所充。’都是指春秋戰國時代川東濮人的後 裔而言”。蜑,也是一個南方民族,是古代南蠻的一支。《隋書》卷82《南蠻》條:“南蠻雜類,與華人錯居,曰蜒,曰獽,曰但,曰獠,曰,俱無君長,隨山洞 而居,古先所謂百越是也。《隋書考證》:“按蜒當作蜑。《華陽國志》:‘漢發縣有鹽井,諸縣北有獽蜑。’韓愈《房公墓碣》:‘林 蠻洞蜑’ 蜒本音延,字典蜑一作蜒,今仍之。”原來,蜒就是蜑,是古越族系統的一支,與濮屬於同一系統的不同支脈。“蜑族遷入川東的時代,現在已不可詳考,但至少在 戰國時,他們已經定居於此”。三峽懸棺葬的一部分,可能就是有着這種葬俗的古越族的一支——蜑,所遺留下來的痕蹟。這里,《隋書》將“獽”歸於“古先所謂 百越是也”的範圍可能不確,因爲獽和蜑屬於兩個不同系統的民族。“所以《華陽國志》常以獽、蜑並稱,有時並以這兩種不同系統的民族來概括其它少數民族”。 《華陽國志》成書在《隋書》之前,估計後人編撰有訛。

賨就是板楯蠻,是川東一種古老的土著部族,獽和夷都是與貴相近的 民族,以後均屬於僚人的一種。《太平寰宇記》卷76記載:“有獽人言語與夏人不同,嫁娶但鼓笛而已。遭喪用立竿懸布置其門庭,殯於别所。至其體燥,以木函 盛置於山穴中。李膺記雲:此四郡獽也。又有夷人與獽類。又有僚人,與獽、夷亦同,但名字有異而已。”由此可知,賨、獽、夷不僅屬同一系統的民族,而且早就流行崖洞葬。所以,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一書中說:“巴、賨、獽、夷等族在葬俗上有很大的不同。巴族實行土葬,葬具用船棺;而、賨、獽、夷則有懸棺葬的 習慣”。

歷史考證


神祕的懸棺葬

那麼,三峽懸棺葬是否是川東土著部族賨、獽、夷從古至今自己獨特發展起來的一種葬法呢?從出土文物的考證來看,似乎很難確證這一點。事實可能是這樣的: 我國東南地區的越族是我國最早流行懸棺葬的民族,時間可早到商周時期。 由於侯國之間的吞並和各民族之間的戰亂,屬於越族系統的濮、蜑民族經江漢流域沿江而 上經四川而至貴州和雲南,其中一部分就在川東地區定居了下來。他們和川東的土着部族賨、獽、夷相融合,其懸棺葬俗很適合川東山高勢險的地理環境和崇尚鬼俗 的人文氣氛,所以,很快爲這些土着民族所接受。春秋時代,已有大量濮人遷徙入川,蜑人至少在戰國時代已經定居在川東了。所以,三峽懸棺葬最遲也應是在戰國 時期。

從三峽地區考古發掘的懸棺來看,棺内的隨葬品有巴式劍、錢、木梳、半兩錢、麻絲品等,巫溪南門灣一號棺清理出的 青銅劍與益陽戰國墓中出土的I式 銅劍的形制也基本相同,由此可以證實,三峽懸棺葬的年代至少應是在戰國至東漢時期,有的可能到三國或晉代。所以,有人在比 較四川地區與東南沿海地區的懸棺葬之後說,“四川地區懸棺葬的年代較之贛閩浙地區稍晚些。…… 殉葬物品有的出‘巴式劍’或楚式高背木梳,漢式帶鏡等,亦有棉和印花織物,據比較研究後得知其棺式和遺物,除‘巴式劍’之外,都與長江下游所見同時期遺物 相似。這就是長江下游地區懸棺葬文化因素影響四川地區懸棺葬後所留下的痕蹟”。

水居民族習俗

懸棺葬爲江海湖濱的水居民族所流行的一種葬俗他們長年與水打交道,其生生死死與水的關係甚爲密切。然而,他們死後,卻要葬在遠離水的懸崖峭壁之上,似 乎越是奇險,離水越高越好。這又當作何解釋呢?有 人認爲,這是因爲“人類社會的宗教觀念產生以後,人們便根據鬼魂到另一世界去生活的幻想,將人的現實生活 附加給鬼魂世界……人的生命基本結束,然而死者的鬼魂與原先的社會群體尚繼續保持着密切聯繫”。這種說法,似乎難以成立。因爲,如果說鬼魂世界是現實生活 的反映,與現實社會環境保持着密切關係,那麼,懸棺葬的主人是水居民族,他們應與水難以脱離關係。奇險陡峭的懸崖與一瀉千里的江水是相對之物,表現爲一乾 一濕,一不動一動,如此說來,那些水居民族實行懸棺葬不如實行水葬更符合他們的生活習慣。他們給鬼魂所幻想的水的世界絕對比山的世界更奇妙。

同時,有人認爲這種懸棺葬正是一種“祖先崇拜”, 目的是“爲使祖先靈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因此在葬法上要盡量避免野獸和其他人爲等因素的傷害”,並擧例說,“唐張鷟《朝野金載》雲:五溪蠻,父母死。於村外 閣其屍三年而葬……盡產爲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鑿龕以葬之,彌高以爲孝”這種說法實際上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說懸棺葬要避免的是野獸和他人對死者的傷害,那 麼,“父母死,於村外閣其屍三年而葬”恰恰給野獸和他人對死者的傷害提供了時機。所以,與其說這是一種孝的行爲,不如說這是一種不孝的表現。

那麼,古代的水居民族究竟爲什麼死後要葬在懸崖峭壁之上?具體說來,就是爲什麼古代百越民族有此葬俗,而其濮、蜑民族輾轉千里,其俗不變,以至使川東的 土着賨、獽、夷族亦習其葬俗?我 們認爲,這還得從這些水居民族永遠也離不開的水談起。古百越人長年駕舟使揖,在江河湖海里討生活。那時,自然氣候惡劣,科 學技術水平低,在風浪里求生的古越人爲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同時,古時自然災害頻繁,洪水如同猛獸,人們預測災害征服災服的力量都較低,所以,每當江河泛 濫,人們常常變換居所、生命財產都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水,既是他們求生的希望,又是他們死亡的恐懼。所以,先民們最頭痛的是流水奪去他們的生命,使他們居 無定所。他們希望有一天能安息下來,遠離流水,永遠居住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同時,又能看見那曾滋養他們生命的水。懸棺葬正是先民們在今生不能實現的願望在 死後世界的表現。

懸棺葬在陡峭的山崖上,臨江面水而又高高在水之上,它永不移動又能常爲後人所見,確實是一種最能體現 水居民族理想觀念的葬法。濮、蜑族輾轉千里,一部分定居於川東。遷徙之苦使他們更感安定之樂,習水之痛使他們更加認識到山的沉穩可靠,所以,他們不僅沒有 丟掉懸棺葬俗,反而使其在川東地區流行開來。川東土着部族賨、獽、夷給與濮、蜑正有所同感。長期的戰亂,民族間的鬥爭,使他們感到變亂的苦痛;在 風急浪高 的川江上以舟楫爲生,水使他們得以生存,又常常奪去他們的生命。相似的經歷,使他們很快接受了懸棺葬。對死者的葬法體現了生死的願望,水的情結與山的情結 就這樣緊緊地糾纏在一起。綜上所述,三峽懸棺葬是濮、蜑、賨、獽、夷等民族企圖避免變亂、習水之苦,超越現世苦難而穫得來世新生的觀念的反映。

獨木棺

三峽懸棺葬與其它地區的懸棺葬一樣,有一個獨特的引人注目的現象,即早期和較原始的懸棺葬,其葬具均爲整木鑿成的獨木舟。“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七一年在四 川奉節縣長江三峽地區夔峽、風箱峽發現的西漢初期懸棺葬具爲整木鑿成的獨木棺” 。“1971年,風箱峽岩石縫隙中,發現了巴人船棺九具”巫溪南門灣一號棺“底蓋分别爲整木挖鑿而成,子母榫扣合”。人們不禁要問,爲什麼懸棺葬要用整木 刳空而成的獨木舟作爲葬具呢?有 人認爲,既然行使懸棺葬的是駕舟使楫的水居民族,那麼,生前駕舟爲生,死後用舟作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這所謂“情理 之中”實際上是經不起推敲的。古人深知打舟造船之艱難,船是以水爲生的民族的生命,如果說生前主要居住使用什麼死後也要以此作爲安葬的話,那麼,除了皇帝 的陵墓而外,一般庶民恐難以如願。所以,古先民所作葬具之舟,雖是經簡化變異而制作的如舟模樣的船棺,但還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有的甚至搞得傾家盪產,這 是僅用“生前駕舟爲生,死後用舟作葬”所難以解釋的。

那麼,是什麼力量促使先民們制作船棺作爲葬具呢?原來,這與先民 的宇宙觀有着密切的聯繫。在先民們看來,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地像一塊方形木•頭浮在水面上。整個宇宙由三分世界組成.即天上世界、地上世界和地下(地 獄)世界。而地下(地獄)世 界的特征除了黑暗無光而外,就是無邊無際的大水。同時,“中國上古地獄觀念的形成,實與太陽運行的方位有關。太陽白晝自東向西 運行,夜晚潛入地底自西向東回返。古人認爲太陽在夜晚所經行的是另一世界,由於該世界處於地底如水下,所以被想象成黑暗的陰間……所以《淮南子》說 ‘日入於虞淵之汜,曙於蒙穀之浦。’這里的‘汜’和‘浦’連同其他典籍中所說的‘湯穀’、‘羽(虞)淵’,向我們暗示出地下的黄泉世界是水的世界”。太陽 在先民的觀念里是永恒的、不死的,雖然他第一天入了“黄泉”,可第二天卻又穫得了新生。所以,只要能渡過地下的水的世界,人的靈魂就可能穫得再生。這就像 無限循環的太陽一樣。那麼,怎樣才能渡過地下水域世界呢?行使舟楫的水居民族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船。隻有船才能夠將他們渡過那無邊無際的大水。

所以,爲了超度亡靈,他們不惜花費巨大勞動甚至傾家盪產打制船棺。而那些船棺之所以還要用整木刳制而成.是因爲那樣更爲密實,不會漏水進船,導致舟沉 “人” 亡,而用木板拼湊而成的船,由於縫隙太多,難保不會漏水進船。故要渡過浩浩黄泉之水,用整木刳制而成的船棺最好。再者,人死後,無一例外均要“命歸 黄泉”,黄泉之水在生者的眼里確實是齊天禍水,所以,如何躲過這場禍水而穫得生存就成了人類關注生死的一個中心問題。在《聖經》里 有一則《挪亞方舟》的故事。說人類觸怒了上帝,上帝要滅掉整個人類,而唯獨挪亞一家忠厚可靠,上帝想讓他繼續活着。於是降下齊天洪水淹沒了整個地球,而唯 獨挪亞一家事先得到通知,乘坐在一艘方舟上,故爾幸免於難,得以生存並延續人類至今。這里的齊天禍水與地下無邊無際吞沒人的生命的黄泉之水不正是同樣的水 嗎?挪亞方舟不正是我們所說的能超渡亡靈的船形懸棺嗎?而人的生命的定數是誰也不能超越的,它主宰人的生命,不正是冥冥之中的上帝嗎?所以,人要躲過禍 水,穫得生存就非舟形船棺莫屬。

================================

百越

本文介紹的是古代居住於中國南部及越南北部的百越民族。關於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亦稱為「越族」),詳見「京族」。

百越族(「越」又通「粵」),又稱為越族、古越族,是泛指居於中國南方越地的古代部落。百越有許多支系,其中句吳于越揚越山越東甌閩越南越等幾支百越中的大族,先後與華夏族融合,其餘的幾個支系西甌駒越
習俗

百越族的生活、風俗習慣也有特點,主要是:水種植,椎髻,著貫頭衣,鑿齒; 斷髮紋身,;契臂為盟;多食蛇蛤海產;巢居,干欄式建築;善使舟及水戰;以及善鑄銅器,如青銅劍、銅鐸(大鈴)(與彌生時代文化相似),銅鼓,獵頭,食人,喜吃檳榔,男女混浴,喜鬥雞等。
文化影響

雖然在今天已經找不到一個名字叫做「百越族」的民族或族群,不過,百越文化事實上卻透過種種不同的方式,在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裡面留下了種種痕跡。以下是一些比較值得加以探討的議題。

在新石器時代,該古代民族文化遺存中有一種以幾何印紋陶為特徵,該族是一個崇拜圖騰的部族,有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有咀嚼檳榔黑齒的習慣。
對於當今某些民族語言的影響

現有的一些語言學研究均指出,在百越族被漢化以後,其所使用的很多字詞,卻依舊遺留在不少民族現在的語彙當中,比如說屬於壯侗語系苗瑤語系的中國某些少數民族,被歸為漢語方言的一些南方方言,甚至包括印尼馬來西亞夏威夷紐西蘭等地的南島民族,其語言中都可以找到屬於古越語的「同源字」(盧溢棋 1997)。比如說古越語的「蜘蛛」(***lakwa)一詞,就可以在鶴佬語(發音為lâ-giâ)、客家話(發音為lakia)、畲語(發音為laukhoe)、馬來/印尼語(發音為lawa、lawa-lawa、labah-labah)、夏威夷語(發音為lanalana、nananana)以及紐西蘭毛利人拉巴怒伊語(Rapanui)(發音為nanai)等語言當中找到類似的發音(Hoklo.org nd)。 日本語的字眼很多來自南島語族。
對於當今某些民族之習俗的影響

所謂的「拾骨葬」,或稱「二次葬」,在中國長江以南各地,比如說江蘇浙江福建廣西廣東台灣的漢人,以及很多少數民族,比如說壯族藏族,都有這種習俗。事實上,一直到現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採用這種喪葬儀式十分普遍。拾骨葬是土葬數年後開棺取骨,然後將全副骨骼一一置入一稱為金斗金塔)的陶甕當中。直到馬達加斯加也有此習俗。

這種拾骨葬的習俗,事實上並不是漢族所固有的,而是環太平洋原始民族中普遍分布的一種文化特質,廣及中國大陸、東南東北亞洲、南太平洋諸島、以及北美洲。根據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學者凌純聲的研究,整個洗骨文化圈裏諸民族所採行的洗骨文化,基本上均為來自相同起源的一個文化習俗,而這個習俗最早的起源地,正是百越族所分佈的華南地區。人的水稻種植,斷髮紋身,與生活習慣與百越人出奇相似。

千古懸疑:絕壁之上的武夷山懸棺葬







Fibi & Ray 於 2011-07-11 17:42:39 回應
世界之大~仍有相似ㄉ風情習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