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印尼遊 (二十二) 雅加達冥思 (上)


終於回到雅加達. 回顧這趟旅行, 行前想怎麼走, 說起來也只是空洞的漫想. 帶著多少有點走一步算一步的心理, 竟完成了事先不敢妄想的計畫. 心裡有說不出來的驚喜. 對這個行政跟經濟中心的雅加達我們反而有點茫然,不知該怎麼玩起?



話說1619年雅加達還叫Jayakarta時, 東印度公司總督Jan Pieterszoon Coen奪城並下令將之燒成灰燼. 根據阿姆斯特丹的模式建了有歐洲風味的城市. 不但築了城牆, 城堡還有分隔城區的運河. 改名Batavia. 因地利之便, 這裡很快的就成了亞洲貿易中心.

1950年雅加達正式成為獨立國印尼的首都. 隨著都市的發展, 不斷的有人進城求職. 造成雅加達嚴重的人口膨脹跟交通阻塞. 但更嚴重的是由於地下水抽用得厲害, 造成地層持續的下降, 而河流阻塞不通, 破損的堤堰未修, 每年雨季都洪水漫流, 街道成了下水道. 造成生命的威脅.

因為時間有限, 我們選擇只到荷蘭殖民期的舊城Kota 跟華人區Glodok走走. 曾是"亞洲寶石"的Kota 是昔日Batavia的老城. 多年來雅加達當局希望能保留文化史蹟, 恢復昔日風光, 開始進行重建維修的工程. 然而雷聲大, 雨滴小. 加上地層下陷及雨季河水的氾濫, 看來要完成計畫還需有點耐心!!

下圖是1710年建的市政廳, 現在是雅加達歷史博物館.



拐個彎就到了這條熱鬧的街市, 會不會是未來的旅遊中心呢?





這是Batavia Hotel. 



這是Holland Bakery.



走到運河邊,熱烘烘的臭氣一股湧上面頰, 嚇得我往後退了一大步. 表面上看起來如此親切爽人的運河竟是一道能烘死人的死水. 叫人看得心驚肉跳.



這是Kota運河上的雙吊橋Chicken Market Bridge! 如今不但沒有吊橋的功能, 連橋的通道都被擋起來了.



要恢復殖民時期的色彩, 該作的事還多著呢!










太陽王路易十四 於 2011-07-21 13:06:12 回應
上面您說的那條又臭又髒的運河
明星白嘉莉嫁到印尼的巨富的豪宅
聽説後面也是一條這樣的大臭水溝
也許豪宅前馬路再轉個彎就是貧民窟了

雅加達就是這麽奇怪
髒亂好像不分貧富是彼此共享的
瘧疾、登革熱的病原也挺公平的
不是因爲有錢、愛乾淨就不會得這個病
你信不信這河裏面還有魚?
昨天我看電視看貧民在河裡撒網捉魚
捉上來清一色是長得像我們在水族箱裏面躺在底下的掃把魚
有的好大啊,可以到40公分長
聽説他們把魚蒸了、挑出骨刺
可以做成魚漿,做成魚丸
看得我差點昏倒!

Sop 於 2011-07-22 03:54:22 回覆
哇! 我被那臭氣一烘, 也差點昏倒. 擔心光聞味道就要生病了! 真好奇這裡能養多少蚊子!! 還能養大魚?? 水裡頭應該缺氧缺得厲害罷? 怎麼可能... 不敢想像.

甘尼太太 於 2011-07-21 04:28:42 回應
看到Kota 這個馬來文,就知道是城市、有城池之類的。 用這雅加達的古城,真是名符其實!
Sop 於 2011-07-21 07:33:18 回覆
你怎麼對馬來文也有研究!? 是不是你的"美國時間"比人家多?

馬來文跟印尼文語源好像一樣, 它們的差別好像主要在受到英文(馬來文)或荷文(印尼文)外來借用語的差別.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印尼遊 (二十一) Toraja 梯田


拿著一張梯田的相片, 請導遊帶我們走Toraja 最美的地方. 可萬沒想到他帶我們走田埂縱穿梯田! 這的確是個讓人興奮的經驗.



Toraja 的田地都是祖傳家產, 不可買賣. 這裡的農夫做起農事來可真順應天意. 有的田埂寬得可以行車, 有的卻又窄又爛, 害我穿著涼鞋的腳ㄚ子陷到泥漿裡. 只好找個積水還有點深度的田裡洗腳!!



田埂刺激但不好走, 光忙著看路幾乎要忘了週遭的美景.



出乎意外的是看到散佈在田間的石墓!!!





不走近還真看不出這裡有這麼多的石墓!!



烈日下的"苦力"! 一把槌子, 一個石鑿. 鏗!鏗!鏗!鏗!鏗!一槌一槌的再過大約8個月, 新石墓才能做好!



一大早就出門, 過了中午才穿過梯田. 沒想到竟在田間看到了一個觀景餐廳. 當地人沒有在外吃飯的習慣. 所有的餐廳都是為旅客而設. 菜單也完全是英文寫的. 在有遊客經過的"荒野"裡, 有這麼一間可以遠眺四方的餐廳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居高臨下看梯田, 看得眼花繚亂. 差一點要說綠波盪漾! 這稻田的韻律怎麼這麼的不規則?





路邊人家的衣服大多簡單的曬在屋頂上, 樹籬上或地上, 可竟也能構成這麼美的畫面.



路邊也有不少巨石被占用.



在石墓旁邊的小屋前坐著兩個Tautau. 從遠望去還真像是兩個真人坐在那兒乘涼呢!



終於走上了大馬路.

典型的Toraja 景觀. 真是美得讓人捨不得離開.





心裡正高興這趟Toraja之旅的圓滿結束, 驚訝的聽到"他"要去看牲畜市場的最後願望! 這裡的牲畜市場非常的大, 雖然人們儘量保持場裡的乾淨, 走進去時還是要又蹦又跳的以免踩在牛糞牛尿上. 說實在的要不是愛的力量我才不會跟著進去!!

在Toraja 舉凡生子, 婚嫁, 葬儀或農物收成後...都需要弒水牛以祭祖告天. 聽說一年需要6萬頭水牛來應景. 不少人為了這些儀式搞得傾家蕩產. 可以想像這裡牲畜市場的重要性.

聽說牛市活躍的時候, 這裡會有兩千多頭水牛. 我們去的時候不是交易時間, 算算裡面大概只有兩三百頭水牛. 繞著"中庭" 有一整圈的牛廄. 晚間有不少人留在這裡繼續照顧這些待沽的水牛. 市場外紮了一個大棚台, 供這些人在裡面休息或看電視.



導遊解說一頭水牛的價格完全跟他的外型有關. 牛角的大小跟形狀, 水牛的體格, 腿型, 站姿...在在都可決定價錢的高低. 聽起來簡直像是一場選美大會.



下面這種有黑白花斑的水牛可以是普通黑水牛的十幾二十倍的價錢.





豬也是各種場合不可或缺的祭品. 在這個牲畜市場裡當然也不缺席. 雖然方便處理, 但在這種"地上"就別怪牠們都是懶豬啦! 真是種族歧視!!!



到了該回旅館, 收拾行李準備離開Toraja的時候, 天邊忽然烏雲密布! 不知怎的運氣這麼好, 老天總是等我們玩夠了才開始下雨!!!



最後只想說: 祝你好運! Toraja!!






不越矩的老巫婆 於 2011-07-31 21:37:46 回應
信仰的力量真是驚人 : " 不少人為了這些儀式搞得傾家蕩產 " ?? 為了讓神祇歡喜? 還是人們必須要滿足自己的尊嚴? 有趣的人性 !
Sop 於 2011-08-01 09:43:04 回覆
一針見血! 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Carmeespanya 於 2011-07-23 11:54:01 回應
早就厭倦了旅遊, 走大家走的路線, 像這樣的地方才是我想去的.
Sop 於 2011-07-25 04:52:47 回覆
想去就去罷! 不過建議你別單身行動. 不是會有甚麼危險, 這種一切設備不是很完善的地方, 一路上有個人互相照應著, 比較讓人放心.

Shillo 於 2011-07-19 08:18:25 回應
這幾天都看到印尼火山噴大煙的新聞. 讓我想起看過你的印尼火山之旅. 不知道是否是同一座火山...
Sop 於 2011-07-19 08:37:37 回覆
那是東爪哇的Bromo. 前幾天的火山爆發是在蘇拉威西北端的 Lokon. 從火山爆發的相片看來. 火山口在山腳下, 覺得有點像是我從飛機上照的那座山.

little angel 於 2011-07-18 15:19:31 回應
『路邊人家的衣服大多簡單的曬在屋頂上』
請問,那屋頂不高吧,否則人豈不很累嗎?
Sop 於 2011-07-19 07:45:13 回覆
這屋頂不算高, 但要將衣服這樣鋪在屋頂上也不簡單. 其實我們也看過衣服曬在很不可思議的很高的屋頂, 我們也在猜他們到底是用什麼方法把衣服弄上去的??? 照過一張相片, 可惜現在卻找不著了, 真的很累人.

台媽 於 2011-07-18 09:35:12 回應
從(一)看到(二十一),最怕Tautau, 尤其像真人時。
Sop 於 2011-07-19 07:33:48 回覆
覺得陰魂不散嗎?
他們的雕刻藝術現在開始有點名氣了, 尤其是這些年才有的逼真的Tautau. 不曉得幾百年後, "十代同堂"會是甚麼樣子??

ponylite 於 2011-07-15 11:37:59 回應
嗯~~很精細的旅遊經驗啊
如此深入民間,走過梯田,接近生活
該是玩家的等級吧
Sop 於 2011-07-15 17:27:54 回覆
我只是偶爾有機會出去走走, 談不上是什麼玩家. 這種玩法有時也要靠點運氣. 有時導遊也很重要. 作為純粹"觀光"的遊客跟能跟當地人交換一兩句話, 表面差很少, 感覺上卻很不一樣.

瑪妮 於 2011-07-13 21:51:42 回應
我小時去河邊洗衣都是這樣晾衣服的, 洗完了自己游一會兒泳, 過癮了就去收乾衣服, 回家時盆子很輕, 直接折曡了放櫥子裏
Sop 於 2011-07-15 16:45:19 回覆
看起來在河邊洗衣還是件很寫意的事情. 如果我以前也要在河邊洗衣, 現在說不定就會游泳了

甘尼太太 於 2011-07-13 05:59:11 回應
那晾衣服的方式好特別!
不知是否還要定時去翻面啊!
Sop 於 2011-07-13 06:15:59 回覆
那個鐵板被曬得這麼熱, 不翻也會乾! 我看他們八成是怎麼方便怎麼做. 看到有些田裡的稻子長得亂七八糟的很懷疑他們的技術, 後來才聽說他們第一次收成後, 不再重種, 等著收第二季的稻米. 收穫率低就不用說啦!

印尼遊 (二十) Toraja 瀑布


出外旅行除了想看點Culture 也希望能接近一點 Nature 來調劑精神. 沒完沒了的文化學習後, 也來點輕鬆的大自然.



每到熱帶地區,他總喜歡到瀑布走走。那天司機答應要帶我們到瀑布去的時候. 我們對這段風景線尚未開發的事實還一點概念都沒有. 這裡人煙不多. 車行不久後就走上了坑坑挖挖的爛泥路. 跌跌撞撞的開了好一陣子. 我們捨不得他的新豐田, 猜想離瀑布應該不遠了, 就建議下車走完最後一
程.



路上看到好幾頭水牛. 主人為了增加水牛頸項的粗壯,整天都用很短的繩子將水牛綁在樹枝上.



有的則整天泡在水裡, 保持涼快. 在Toraja因為水牛的價格很高. 少見水牛在田裡工作. 牠們白天被帶出來. 天黑了就牽回牛圈裡. 洗澡, 按摩, 餵食...百般的伺候著.





忽然從一個穀倉裡閃出一位頭頂著稻穀的女孩兒, 看到我們的相機就靦腆的笑了起來. 迅速地轉入屋後不久我們就聽到"咚咚咚"的臼米聲. 隱約可以看到她在屋後拿著臼米棍熟練的撞擊臼桶. 想來這新鮮的米一定比袋裝米好吃.



梯田的韻律總是非常的
動人.





順著山勢分隔的梯田. 是我最喜歡的一張.



這孩子在土牆上架起好像懸棺用的支架. 如果孟子小時住在這裡, 不知道孟母會不會搬家.



剛完成"運送"工作的婦人! 為自己沒打扮就要上相感到有點不好意思.



問這位剛從田裡工作回來的老婦人高齡多少? 她用一隻手搓著另一手喃喃地說她不知道. 只知道日本人來的時候 (1942 - 1945)她還年輕, 為了躲日本人手受了傷. 日本佔領期, 曾使數百萬印尼人喪生, 婦女們更是聞之色變. 她這把年紀, 一生裡最難忘的大概就是躲日本人的經驗.



這裡從前自給自足, 最多也只是以物易物的交易. 現在除了市中心的商店街外, 這種賣即沖咖啡和零嘴的小店也到處可見.



終於接近瀑布了! 沒想到竟也走了半個多鐘頭.





穿過密林突然看見瀑布從天而降. 水聲轟隆震耳, 而我們卻連立足的地方都沒
有.



突然從後面竄出幾個男孩兒, 靈活的飛越過巨石, 然後不約而同的一起蹲在瀑布前. 大概是被瀑布的氣勢所震懾, 他們一動不動的只是愣愣的凝望著眼前近乎神聖的大瀑布.




印尼人懶, 到現在還沒開發這個景點!? Thanks God!






方哥 於 2011-07-23 20:48:39 回應
遺世獨立---時光倒轉秘境之地。
Sop 於 2011-07-25 04:49:18 回覆
說得正是!!

台媽 於 2011-07-18 09:42:55 回應
印尼人懶, 到現在還沒開發這個景點!? Thanks God!--------帶著一顆年輕的心, 外加勤勞,才能踏著靈活步伐(?)與大自然融合。
Sop 於 2011-07-19 07:41:06 回覆
喜歡大自然就不覺得累. 台媽的生活多彩多姿, 不是也要有一顆年輕的心嗎!

子駿 於 2011-07-14 08:09:48 回應
大自然景觀還是保持原來的樣貌,不要開發最好。
Sop 於 2011-07-15 05:02:30 回覆
就是啊! 往往風景區一被開發就變得俗氣了. 拉大了人跟大自然的距離.

甘尼太太 於 2011-07-13 06:03:11 回應
想想我們家裡都會有阿公或叔公之類的被送到南洋當軍伕。(問他們是被送去「南洋」的哪裡,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不過印尼人眼中的日本人,絕對有一些是台灣人。
Sop 於 2011-07-13 06:09:54 回覆
哇! 你這才是一棍打醒夢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