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中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異國文化相遇 浪花激盪


跟著朋友轉來的 email 裡,分享了一篇「荷蘭皇家招待習近平夫婦國宴(圖集)」的文章。花時間寫了回應後,懷疑是不是也可以貼在這裡?您就把它當作是實情報導,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



==================

Dear All,

提到這跟荷蘭有關的東西,你不能怪我雞婆。。。西蕾西蕾!

可是這種新聞在荷蘭的媒體裡是不可能出現的。所以好奇的上網查看所謂的「荷蘭聯合時報」是什麼報紙。原來這是以前香港移民來的廣東人的「唐人街」,現在已經變成簡體字的「联合时报]了。知道背景後,就比較容易了解內容。在荷蘭,這種新聞不知是皇室的 Privacy 領域,或是根本引不起荷蘭人的興趣,媒體上是看不到的。不過中國人還是比較厲害, 每張照片
看起來都像是在席上的人自己照的!

也藉著這個引頭說說那幾天一般荷蘭人從中國領導人得到的印象跟文化上的差異。

1。 這是習近平攜夫人第一次到歐洲做11天的訪問。荷蘭是個小國,就先到荷蘭來實習。:-) 眾目所矚下,不會說英文的彭麗媛表現得不錯,幾個鐘頭的活動卻毫無倦容!相信鏡頭外會有翻譯隨身,但不知一個有極度國際觀,原來是銀行家的皇后跟一個媒體上稱是[民謠歌手」的第一夫人的談話內容會是那些?

2。 中國大使館
不知是否因看到在廣場上示威抗議的國際人權組織跟西藏人,知道抗議示威是荷蘭公民的權利與自由,不能禁止。所以在習,彭被迎接到王宮的路上,突然有好幾個中國人拿著大屏風急急忙忙的跑到廣場上橫列一排。真的讓荷蘭人看傻眼了。哈哈哈

3。 因為習近平指明要有農業方面的說明會,為了拍馬屁,荷蘭人早就興奮的準備,要將一種特殊的鬱金香,讓彭麗媛以自己的名字為它進行命名儀式。媒體上非常神秘,很不尋常的興奮了好幾天,說是當天會用很特別的儀式來歡迎彭麗媛。這種命名的習慣是花界的傳統。培育了新的品種後,培育者可以將它用自己家人,其所仰慕的,所喜歡的人來為新品種命名。很多影界,政治名人包括美國的幾位第一夫人都曾有過「自己」的鬱金香。可是中國人做事總是非常的謹慎,發現那時幾種以中國人命名過的鬱金香都是民權鬥士(現在網上竟都找不到了???)所以決定以 「Cathay」 來取代「彭麗媛」的名字。不過由優雅大方的彭麗媛主持的命名儀式,不管怎樣都是很上鏡頭的。

4。 可是,知道 Cathay 是古中國的荷蘭人並不多。我朋友問我,Cathay 是個女孩子的名字嗎?聽過 Cathay Airlines 的人不解地問我,為什麼要用 Cathay 來命名?正巧,因為「國泰」跟「Cathay」不像是音譯的結果,我早就很好奇的查過這個「Cathay」 的來源。維基裡有一段 Cathay 從 Khitan「契丹國」經過
數百年演變成「中國」的歷史說明,及在認定khitan/Cathay 就是中國以後,決定放棄 Cathay 這個字的使用的過程。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可惜外國人看不出「Cathay 」有國泰的吉祥意味!

下次再有提到荷蘭的文章時,會不會有人先把我踢出 Receivers 的名單,以保耳根清靜?嘻嘻嘻嘻

祝 好!

XXXXX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烏魯木齊 新疆行 (二)


逛著逛著, 很快的就到晚餐的時候了. 我們回到大巴扎廣場. 進了表演區的大門, 只見十來個少數民族的如雲美女個自穿著她們的傳統服裝, 列陣歡迎客人的到來.



與表演舞台相對的後面是供應晚餐的地方. 在臨時架起來的U型供應台上. 擺設了大概至少有五,六十種不同的食物.



這些都是有地方色彩的食物.份量雖然都很大,看似不容易做得精緻. 可是不管是烤全羊也好, 酸奶也好,每道菜都是我們這趟新疆行途中最好吃的一次.




那烤羊肉串的師傅更像是在耍特技. 兩隻手在烤爐上熟練的翻轉著羊肉串的同時. 在烤爐長台的兩端飛快的來回走著. 不讓羊肉烤焦. 這羊肉串一擺就是上百根. 完全現烤現供. 令人嘆為觀止!




大夥兒忽然安靜了下來. 每個人都仰著頭往上看.這時我才發現在觀眾席跟供餐區間的上空, 有個走鋼索的人正開始走上拉在廣場兩邊建築上的鋼索上. 他毫不遲疑, 如履平地, 隨著音樂輕快的旋律, 忽前忽後的展示著各式各樣不同的舞步. 走鋼索是維吾爾族傳統的民間絕技. 在新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維吾爾語“達瓦孜”就是 “高空走繩索”的意思. 這位高手在鋼索上跳了約莫十分鐘的舞, 才從廣場的一邊走到另一邊的建築上. 名副其實“達瓦孜印象”的晚會隨著走鋼索的高潮正式的開始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穿著繽紛舞衫的演員, 在舞台上優雅的飄飛著. 看得人眼花撩亂. 豪放,大方的少數民族載歌載舞的表演充滿了濃厚的中亞文化氣息. 要不是觀眾都是清一色的漢人, 還真會誤以為自己身處異鄉呢!

伊斯蘭教的神秘教派(Sufism)的蘇菲舞蹈是一種迴旋祭禮. 這些祭士可以藉著旋轉舞步, 不斷的繞圈圈. 讓自己進入一種冥想的精神境界以接近阿拉. 以前我只看過土耳其人跳這種舞. 在這裡的出現, 提醒了我: 維吾爾人其實就是東土耳其人的事實. 維吾爾語屬古土耳其語系. 土耳其跟維吾爾人的關係說起來也還真有點詭譎. 以前, 維吾爾人到麥加朝覲, 路經土耳其時,也不知道是個人做的益神的事, 還是政府的政策, 總有土耳其人招待吃住跟提供路費. 現在維吾爾人如果要到麥加朝覲, 必須要登記有案後, 跟著團體行動才准啟程. 聽說去朝覲的意願已經沒以前的高了.




持續一個多鐘頭的表演, 在觀眾興奮的喝采中很快的就結束了.

離席回旅館時, 無意間看到從矮圍牆跟廣告板的空隙間伸出來的一大排手臂, 嚇了我一跳. 原來下午站在路邊"沒事幹"的人群是來佔位子的. 一大圈的少數民族站在圈外, 一大群的漢人坐在圈內, 大夥兒一起欣賞了一場叫人難忘的晚會.



本來決定到新疆來玩的念頭只是在去不了西藏後的折中選擇.沒想到這經驗卻是我做夢也不敢想的美好.












台媽 於 2012-12-21 11:58:15 回應

1.只記得當時同團高階人士要我們不可以談政治,因為新疆有疆獨,同團的輝哥很怕被留下來,因為他是為某一政黨抬轎者,他說對岸的情資很了得。

2.本人最常看當地電視新聞及報紙,最受不了的是,只有一種方向的報導,再者,台灣名嘴到對岸罵台灣,罵得口沫橫飛。

3.台灣的馬路歪七扭八,對岸則是又寬又筆直,每次看到斗大的紅字--拆,想想還是回台灣吧!

Sop 於 2012-12-23 09:09:11 回覆

我也是到中國旅行後才發現自己跟中國人根本沒有共同的認同。不過我在那裡的電視上還真的看過,台胞代表參加某個慶典上像小學生乖乖立正列隊的樣子,也為他們為五斗米折腰的無奈 感到同情。

台媽 於 2012-12-20 13:43:50 回應

看來烏魯木齊有了很大的變化,猶記得2001去烏魯木齊時,維吾爾族對漢人還很親切,哈薩克男人跟台灣鄒族男人有兩點像,非常帥,漢人導遊還說少數民族被保護,經濟比漢人好。在類似夜市的地方,羊頭的影象迄今猶歷歷在目。

Sop 於 2012-12-20 17:01:19 回覆

後來在從烏魯木齊到喀什的火車上聽兩個當年自願來協助開發邊疆地區的知青幹部們說:共產黨黨部在這裡買下 新建的大樓後,再以十分之一的(此數據已記不清了,容我在此做保留?)價格轉賣給他們這些老幹部。為了稀釋少數民族,政府也給後來來這裡的漢人很好的優 惠,來吸引他們移民新疆。那位車上的老知青說起這段歷史時眉開眼笑,很是開心。"當年剛來的時候,他們還傻乎乎的,都很聽話。叫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 麼。現在不知道怎麼搞的,變得不好管了!"說這話時的呵呵笑聲,在我耳際縈繞了好幾年!大概我們看起來不太像內地人,對他們很客氣,也希望多了解一點他們 的文化。讓他們沒了戒心。一般說來,他們對我們還是特別的親切。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烏魯木齊 新疆行 (一)


原來還計劃搭火車走絲路的,卻被答應要幫我們買到蘭州火車票的"師傅"連續黃牛了兩天.根據Lonely Planet的說法: 蘭州是中國最髒的都市. 八成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不讓我們去, 就不去. 有什麼了不起! 心一橫, 就自己跑去找個旅行社買了隔天一大早飛往烏魯木齊的機票. (後來才知道, 原來烏魯木齊跟蘭州並列中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

烏魯木齊位於新疆中部, 天山北麓. 從飛機上往下看, 光禿禿的峻嶺, 被山麓陵線懶懶的描繪分割著. 完全沒有險峻的氛圍.



忽然看到前所未見的景色! 綠洲? 礦區? 在這光禿的山區裡? 這是人類創造的奇蹟還是人定勝天的實證?



從西安出發, 約莫一個鐘頭就飛到了烏魯木齊.



一出機場, 手裡馬上就被塞滿了旅館廣告. 其實對我們來說,那個旅館都是一樣. 抱了滿懷的廣告, 卻從Lonely planet書裡隨便找了一家就待了下來.



烏魯木齊算是新興都市. 從旅館向外看去, 這裡還真是名副其實的商業大城.





西元1952年, 這裡的維吾爾人還佔有總人口的75%.到了2002年漢化新疆政策已經使所佔比例降為46%. 現在這裡包括漢人一共有50 個種族, 其中漢族佔總人口的75.3%, 而維吾爾人只佔12.79%. 回人則為8.03%.

載我們的漢人計程車司機說: 維吾爾人會偷竊, 有狐臭. 他從來不載維吾爾客人. 也不肯載我們進維吾爾人的商業鬧區. 好在這裡離烏魯木齊的地標"新疆國際大巴扎"並不遠, 再說,對我們來說都是新的經驗, 怎麼走還不都一樣!

2003年落成的"新疆國際大巴扎" 裡有美食廣場、工藝中心 、宴會廳、觀光塔和一座清真寺。是世界最大的大巴扎 (市集), 也是新疆旅遊產品的匯集地和展示中心。 (這裡不幸也是2009年7月在烏魯木齊種族衝突暴力事件的核心區。為了社會和諧,事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烏魯木齊與外界的通訊完全被封鎖斷絕。網上查不到其他的消息,不知近況如何?)。



在塔旁的廣場被圍了起來. 看起來像是露天劇場. 他們告訴我們這裡在傍晚時分會有一個由少數民族表演, 叫做"新疆國際大巴札達瓦孜之印象"的晚會.



聚集在廣場旁的人漸漸的多了起來. 這些人大部分都不苟言笑, 只是靜靜的站在那裡.



雖然一切看起來都很和祥寧靜, 卻驚訝的看到幾個身著不同制服的維安人員, 一批批的走過.





離傍晚的表演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我們買了票後, 就在附近隨便的逛了起來.

在進一維吾爾商業區走道旁的牆上貼滿了用維吾爾語寫的求人啟事(?). 顯然這裡通常也沒甚麼漢人遊客. 有些店家似乎並不歡迎我們的光臨. 對我們不理不睬. 好在不是每個人都如此, 我還是很高興的買了幾條圍巾.



跟中國其他大都市一樣, 政府公告伴隨著商業廣告的習慣在這裡也處處可見.



有"瓜果之鄉"美稱的新疆, 由於氣候乾燥, 適於製作乾果. 不用任何防腐劑, 也不怕發霉. 一整排的乾果店, 看了真讓人心動.





清真寺裡正在進行禮拜.



在清真寺門口有一位賣小東西的維吾爾婦女. 在等客人的空檔裡低頭研讀可蘭經.看到我們對她的商品有意思, 就主動跟我們聊了起來. 她的漢語說得不錯. 讓我感到非常意外. 那時(2007)新疆的雙語教學實施不過才幾年.這裡的人對我們雖然都很親切, 可是會說漢語的人其實並不多.



她讓我們看她的可蘭經. 這是一個朋友從哈薩克幫她帶過來的. 可蘭經的封面是用小牛皮作的,旁邊還有個金扣環, 非常的精緻好看. 她翻開可蘭經,讓我再一次的感到驚訝。這是原始的可蘭經。經裡的文字完全用阿拉伯文寫的。沒有翻譯。原來她不但會說漢語,還通阿拉伯文。忘了問她,在這麼封鎖,管制這麼嚴的地方,她的阿拉伯文到底是怎麼學的!



我們很愉快的聊著. 不一會兒. 她的頭家作完禮拜, 從清真寺走了出來.



看到她在跟我們聊天, 好像不是很高興的樣子. 她頓時收起笑容. 跟我們說: 現在輪到女人作禮拜了, 便匆匆的離開攤位走進清真寺.






Money遊大陸 於 2012-12-22 12:28:29 回應
維族人做禮拜.還分男女. 我去烏魯木齊三次.還是第一次聽說. 也許我不是教徒沒有注意此細節
Sop 於 2012-12-23 08:34:32 回覆
一般來說,清真寺裡的禮拜只有男人可以參與。原則上,我沒看過女人進清真寺禮拜的。有些地方甚至不願女人 向裡窺望。整個阿拉伯國家也只有在摩洛哥 Casablanca 1993 年才建好的HassanII 清真寺才准"女遊客"進去看。我看過的有另外的走道到專為女人準備的隔間,不過也只看過隔間,沒看過人。在印尼萬隆 Bandung 新蓋的清真寺女人也可以進去參觀。不過印尼的回教摻了很多當地的文化。沒那麼嚴。 那位女士往清真寺走去時,我並沒有看到其他的女信徒進清真寺。(所以我才會覺得她特別與眾不同) 以後有機會再出國旅遊時,仔細注意一下,說不定你會有不同的看法也不一定!? :)

甘尼太太 於 2012-12-20 19:51:15 回應
只要會讀字母,阿拉伯文是可以念得出來,但完全不解其意的 (所以才需要「講經」做禮拜或讀經學習)
道理和我們讀的很多佛經一樣:只是佛經是用方塊字音譯了誦念的聲韻。但是會發聲不必然知道經文所要傳達的理念。
Sop 於 2012-12-20 20:40:26 回覆
她是在讀經不是誦經哦! 我也有本人家送我的可蘭經,可是那是荷文跟阿拉伯文的對照版。我當時一昧地認定她很有學問 ,現在也忘了當時是怎麼問的。 會是我的錯覺嗎?

Sop 於 2012-12-20 17:21:46 回應
給台媽: 這裡的回教文化非常有人性,他們自己互相間的互動,看起來都非常和樂,愉快。傳說,一直到幾年前,在這裡少數民族的聚居地裡,如果有人在路邊丟了皮包之類 的東西,放在那裡,幾天都不會有人拿走,直等到失主自己取回為止。我自己的感覺,這些burka (包整個頭的頭巾)其實是一種行動抗議!一種證言!政府的打壓,造成民心的反抗與不滿,正好給 Al quaida 蓋依達組織一個很好的滲透機會。真希望他們能保持自己文化裡原有的和樂與善良。

台媽 於 2012-12-20 13:53:08 回應
2001我看的頭巾都很鮮艷,且沒看到包住臉,可能包住臉的婦女在家裡還沒出門吧!
Sop 於 2012-12-20 16:36:50 回覆
大致上來說,這裡的女士穿著都很鮮艷,亮麗。維吾爾人的回教信仰有著很濃厚的人情味及自己的傳統文化。可 是少數民族逐漸的在自己的家園裡被邊緣化後,反彈的力量也很大。我遇過有漢維通婚的,也看過私交很好的漢維朋友,可是一般印象卻是維族受漢人的輕浮鄙視跟 壓制。心裡的壓抑跟不滿,加上來自土耳其的暗助,可能還有阿蓋達組織的藉機滲透。。保守回教派的趨勢越來越強。我們在這裡跟喀什看到全身包黑或深棕色的女 人大概接近10人。跟那些仍穿著時髦鮮亮衣裙的維吾爾女性們著實有著很強烈的對比。

瑪妮 於 2012-12-19 17:43:50 回應
呵呵, 男女還得分開來作禮拜
我想起耶路撒冷的哭牆也是男人一邊, 女人另一邊,導遊說是怕男女共一面牆, 男人會只顧看女人而忘了哭
Sop 於 2012-12-19 19:29:43 回覆
在小的猶太教堂跟清真寺裡,有時可以看到特別為女士們做的隔間。他們有個別的入口跟走道,可以聽證道但男 女不見面。可是我最常看過的清真寺,都只准男士進入。女人根本不准上清真寺禮拜,最好的情況是在門外角落裡自己禮拜。這大概還是看各地回教教義有多嚴或參 雜了多少種族文化而定。在烏魯木齊的女士的頭巾通常都包得輕鬆美麗。衣裙鮮艷摩登,腳着高跟涼鞋。只有極少數會全部用黑色的 Burka (http://zh.wikipedia.org/wiki/波卡) 。文中的女士雖然頭全都包了起來,頭巾的顏色卻很多彩。我自己的感覺,她其實很文明,不保守。環境所使罷!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西安行 (五) 延安 下


以前聽說毛澤東住窯洞,還以為因戰時生活條件不好,只好艱難,刻苦的住在山洞裡.到了這裡才知道這裡除了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外.窯洞其實就是這裡的"房子".這不過是當地的一種建築風格罷了.說穿了,這其實也是戰時最理想的住所.就拿下圖彭德懷的舊居來看,除了花格木窗大而雅致外,房間非常寬敞.屋頂上"黃土高原"的偽裝,掩飾,並沒使這七星級窯洞變成防空洞!



幾位耍藝舞者見眾人走近,立刻走到廣場中央.開始跳起陜北聞名的扭秧歌.



他們一邊擊鼓, 一邊扭呀扭呀的跳了起來.所謂革命之舞,大家跳,這些跳著扭秧歌長大的人漸漸地都按耐不住了,一個接一個的加入跳舞的行列.平常不管什麼舞我都會為了玩跟著試跳. 這一次我放棄了!



這是在楊家嶺,周恩來的舊居.這裡的三個房間各自獨立,各有各的外門.



這是周恩來的炕. 在陜北的窯洞裡,人們睡炕不睡床.炕是用磚石砌起來的"床".炕下有灶膛(用磚石砌起來的空間)與爐灶相通. 天涼時, 可以在爐裡生火,讓熱氣通過灶膛,讓炕暖起來. 註:



從下圖可以看得出來,這裡是上下兩層的窯洞.他們的住所是獨門獨院!



這是毛澤東的住所.





回西安的路上,在讚頌毛主席的歌聲陪伴下,看著窗外的黃土風光,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興奮.二十五年前,在荷蘭上了一年自然地理的課,當時最感興趣的就是Löss (黃土) 跟Fiord (峽灣).曾希望有生之年能到挪威去看峽灣,沒想到先到中國看黃土.





旅遊結束了. Back to the normal world!






夜已深,我們仍坐在廣場一角,喝捨不得喝的咖啡.



仰望伸入夜空,隨風飄動的風箏群



俯瞰西安不夜的夜景.



從這裡還可以看到中環廣場邊的一家百貨公司.



還有白天晚上都好看的鼓樓.


 

嗯!這是回旅館路上看到的,需要打電話嗎?


註: 

什麼是?這裡有詳細的說明.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








糖心愛弟弟 於 2010-06-09 01:26:33 回應
你的旅行行程好特別喔~
Sop 於 2010-06-09 02:40:36 回覆
我有點懶, 又不習慣安排旅程, 所以旅遊時,無法按照牌理出牌,看運氣了.

甘尼太太 於 2010-06-08 10:37:21 回應
我堂妹去年住錦州(在東北)
她形容:每天黃昏 大街小巷都有居民『跳秧歌』,男女老少都自備民族舞服裝,很有趣
跳秧歌像掃街型的早晚健康操
動作簡單到不行,整個隊伍會緩慢一路前進
有些在柏油馬路上跳
有些在爛泥巴路上跳
提供給你做參考 呵呵
Sop 於 2010-06-09 02:45:48 回覆
有些在柏油馬路上跳!
有些在爛泥巴路上跳!
哈哈哈哈哈! 扭秧歌真的很簡單, 否則也不會變成全民健康舞.
可同樣是共產國家, 古巴的Salsa 就複雜得多.而Salsa難學. 變化則是百看不厭.古巴的藝術雖然也有以卡斯楚為中心的趨勢, 但空間似乎大很多.

不越矩的老巫婆 於 2010-06-08 01:25:34 回應
不知道鐘樓, 鼓樓旁邊的現橄的麵條還在否? 那麵條看著他橄, 看著他下鍋. 好Q 好吃 很想念 !
Sop 於 2010-06-09 02:48:49 回覆

我已經不記得我在西安都吃些甚麼了! 只記得到處找"有味道的"豆漿, 可惜連"中和豆漿"都沒甚麼味道!

shuhangxu@yahoo.cn 於 2010-06-07 06:26:32 回應
不错,欢迎来这里旅行!
不过,个人有个小小的建议,能否把支那改成中国?
谢谢!
Sop 於 2010-06-07 06:42:33 回覆
謝謝來訪.
假使您看過我其他的文章, 您會發現我從不用這個有爭議的叫法, 我也不喜歡看別人使用. 但當我使用"支那"為分類標題時, 是我孤陋寡聞, 真的不知道會有人以為這是個有貶意的叫法.經過格友提醒,產生了我寫一篇就此討論的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ouble-sop/article?mid=3362&prev=3378&next=3307&page=1&sc=1#yartcmt

我之所以沒有因為格友之諫而將分類名改換成"中國"正是要表明"支那"之無辜.
希望您看完那篇討論後能夠了解我的心意.

子駿 於 2010-06-06 19:33:50 回應
西安ㄟ,好熟悉的地方,兩年多前第一次回老家探親時,首站就在此次了三天,因我的姪媳婦就是西安人,所以自加拿大返回在西安招呼我們,並陪同一起回老家探親。
Sop 於 2010-06-07 06:28:07 回覆
在這裡我沒有談政治的意思, 可是您說"回老家"讓我好奇.
以前我也總是聽家父母說"老家", 雖然祖墳在文革的時候都被夷平了,家人又搬家了.我父母還是會想老家種種;而我離開中壢老家後,中壢已全改頭換面了, 我也還是會想我的老家.
西安還像您記憶裡的西安嗎?

瑪妮 於 2010-06-05 06:41:22 回應
那扇方格木窗真別致, 這是不是當地的建築風格? 還是特殊級才有?
Sop 於 2010-06-07 07:09:36 回覆
有沒有想過,中國的建築風格都是貴族皇室的建法?連洞都挖不正的小老百姓當然不算. 所以其他的人大概也只是一般的紙糊木窗.
如果有誰敢用這麼別緻的花格窗, 豈不是自己報名登錄"黑五類"嗎?

甘尼太太 於 2010-06-04 20:59:59 回應
窯洞真豪華!  但是是否因為是國家重要領導人的「過去」?現在門面看起來都很像是「傳統書香門第」之類的?普通人家的窰洞,也有外牆嗎?
當年整風運動時,如果有照片為證,實地了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中充滿血跡斑斑的延安過去,就略有說服力了。不然光看這情景,好似要叫人相信此地是人間天堂似的!
Sop 於 2010-06-05 06:15:53 回覆
我看到的有限. 普通人家的窯洞反正是挖洞,建築原則差不多. 路上看到的很多看起來像是野窯洞,連洞都挖得粗糙,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人住. 也有的有外牆圍起來, 不過大部分不是用磚做成的. 簡陋很多. 主要還是看挖洞的地方的自然環境是否許可. 這裡看到的除了洞是挖的以外, 其他都是磚瓦的建築材料.本來就是掌權階級: 國家重要領導人的住所.不是有人說,共產主義是除了我以外, 大家平等嗎?
這 整風運動我也是前幾天才聽人說.你說的對,如果能實地了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中充滿血跡斑斑的延安過去,就有說服力了. 可惜事實相反,毛澤東神話越傳越多,在往西安的火車上碰到一個二十幾歲的女生,談到毛主席居然痛哭流涕,感恩不已.今天雖然在大都市裡這些歷史漸漸的見 光, 但還是有很多政府的秘密,跟人民自願留在自己熟悉的"精神"監獄裡.這一路同車的旅客看來都差不多.中國大而複雜,去了才知道有多可怕.

LILI 於 2010-06-04 15:17:05 回應
妳是跟地方團去的, 才會去看地方生活, 唱偉大主席毛澤東.
很豐富的旅程, 急著看妳的第四集.
Sop 於 2010-06-04 18:52:27 回覆
已經全部賣完了,那裏還有第四集?其實, 事先心理沒有準備好.剛回來的時候, 心情很差. 途中有被導遊騙,被歷史騙, 被所看到的東西騙的感覺;共產時期的留痕,周遭人的反應,還有人以為我是被派來作調查的,整天的被頌揚毛主席的歌洗腦也很累, 不過時間做的篩選記憶,現在想想還是很慶幸自己參加了這一趟旅行.否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