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古巴故事 (十) 文化


這時候會到古巴旅遊的人大部份是希望趕在老頭子 Castro 死前趕快走一趟, 免得到時政局不安就走不成了;當然也有些人只是純粹的喜歡古巴。但肯定沒有一個人不嚮往古巴的音樂與藝術氣息。

卡斯楚全民教育的決心是要讓古巴成為一個世界上鮮有的高文化水準的國家。在這一點上,他顯然達到了他的理想。在這裡我就古巴的文化分類的加以說
明:

宗教:

過西班牙人數百年的統治, 古巴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天主教, 此外也有少數的基督教。但黑奴與南美土著的歷史包袱並沒改變他們原來的樂天本性。為了避免西班牙人禁止他們信仰自己原有傳統 Santeria 的多神, 他們套用天主教的儀式來行禮。並給他們的神穿上了西方天主教聖母的禮服, 好似天主教與非洲文化達成了完美的妥協, 看起來也沒什麼不順眼的地方。
以天主教儀式祭拜的非洲 (水?) 神



以仿
天主教的姿態保留了下來的非洲人信仰的多神



聖母
?

 


卡斯楚趕走美國人後, 被羅馬教皇批為共產黨!並將卡斯楚列為”拒絕往來戶”(Excommunication)。前幾年教宗訪問古巴, 天主教似乎又與卡斯楚重修舊好。

在古巴, 流行一種說法: 要想跳出共產主義的經濟束縛的兩條路是藝術和體育!一個人如果在國際間享有名聲, 則可擁有汽車跟較豪華的住所。不管怎麼說, 能在共產國家裡享有特殊階級, 多少有點諷刺的意味。但也可看出卡斯楚在全民體育和藝術上的良苦用心。

繪畫:

非洲與西班牙的藝術婚姻





走在路上,忽然注意到路邊整面牆上都被畫滿了人物。很遺憾的是,當時只為了藝術照了幾張像片,沒去研究它的典故。揣測這應該是革命前某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







雕刻:


在Trinidad 的郊區, 一個甘蔗農場裡的黑奴紀念雕像



參觀哈瓦那的國家墓園時, 我們的導遊談起古巴現代藝術家 Rita Longa 的 “憐憫/La Piedad” (下圖)時, 臉上堆滿了喜悅之情, 但對現代古巴畫就有些鄙夷, 稱之為沒有靈魂的拷貝!







音樂:

提到古巴的音樂, 則不論是古典的,傳統的或是現代的, 流行的, 都有讓人興奮的高水準。到古巴來的遊客,有很多是專為欣賞或學習古巴原產的Salsa 音樂或舞步而來。
(註一)



Salsa的音樂旋律深受非洲文化的影響, 延綿不斷的敲擊聲如汩汩浪潮不斷的翻滾而來, 具有催眠的效應和讓人迷醉的魔力。 這是一種樂跟舞交融的音樂。跳起舞來像泉水竄流, 沒有一頓一頓的動作。





路邊常常可看到“玩”音樂的人。





在一家冷飲店裡, 一個古巴人告訴我們: “Cuba is Salsa, Rum (萊姆酒) and Sex”。 可見 Salsa 在古巴人的起居作息裡地位之重要了。以前也不是沒聽過Salsa, 但這一趟古巴遊,可害得我們天天 Salsa, 久久不能換品味。

除了滿街的Salsa 和 Hiphop外,古巴的古典音樂跟舞蹈的水準也是世界一流的。在哈瓦那我們參觀了一個很大的藝術學院, 古巴的歌劇傳統, 直到今天仍令世人刮目相看。歌劇門票非常低廉,也許有鼓勵跟教育的意
味。


這是音樂、舞蹈學院門外集合,準備進學校的小朋友


這是露天音樂會。這些 “街頭藝人” 演奏的是嚴肅的古典樂。





看觀眾專注聆聽的神情,絕不亞於“文明”國家音樂廳裡的聽眾。





在這麼個貧窮的國家裡, 看到他們在藝術上的投資與成就, 跟想像中的共產主義國家的藝術發展差距如此之大, 反而讓我有點不習慣。

體育:

在哈瓦那郊區有一個非常大的體育學校。在那裡經常可以看到認真練習的年輕人。在國際間的體育競賽中, 像棒球, 田徑等項目, 小小的古巴就常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



在一家酒吧裡,這位先生走過來自我介紹說是參加某年奧運的拳擊手。我們猜他只是想讓我們請他喝杯酒,就欣然地成全了他。



媒體:

古巴的電視節目不多, 隱約只記得有一個教育電台, 節目內容包括卡斯楚的行蹤, 重要國際大事,國內外在科學上的最新進展, 歷史故事...等教育進階和國民大學等節目…另外還有一個體育和藝術的電台。在古巴所有的報章雜誌也都屬政府機關所有。如同電視媒體一樣, 除了報導老卡的新聞外, 還有體育和藝術及其他世界新聞; 水準算是不錯, 但多為正面報導, 沒有懷疑或批評政府的文字。根據卡斯楚的說法, 媒體是提高民眾知識跟文化的工具。也許是因為它的報導的確有增廣見聞的功能, 很多人願意每天花錢買Granma (官方報紙 )來看。





跟當地人聊天, 對他們這個共產國家裡的人的文化水準之高, 見聞之廣博真的非常佩服。印象裡, 還沒碰到哪個國家的人對台灣或荷蘭的認識有古巴人的水準!

可是, 一旦提及政治敏感的問題時, 他們都會刻意避免, 氣氛也不自覺的緊張起來。2003年, 75 名新聞記者遭逮捕後, 引起譁然眾議。不管卡斯楚的理想有多崇高, 媒體的管控仍是最遭人諱言之處。去年九月, 在接受手術的前兩個月, 老卡曾對記者表示現在古巴政府已經改變控制媒體的態度, 認為媒體的批評是讓制度進步的基本要素。可是他人事已高, 剩下的生命有限, 這種改變在實質上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對古巴目前的政局到底有何影響? 對老卡或是他已七十五歲的弟弟死後的政局會不會有正面的影響, 卻都還是未知數? (註二)

註一:
The Buena Vista Social Club原是在哈瓦那的一個餐廳/咖啡廳。是1940年代當地音樂家喜歡聚集表演的地方。1990年代, 在停演40年以後, 經由一當年的樂手召集了一群從前一起在這兒演唱的老同伴兒和美國的吉他樂手Ry Cooder共同錄製了一張名叫Buena Vista Social Club的唱片後, 一時名聲大噪。1992年被邀來阿姆斯特丹表演時, 德國一導演錄製了現場演唱會並拍成電影。自此這群年邁的阿公跟阿嬷們便每年都到阿姆斯特丹來開演唱會。


在哈瓦那的最後一天,一大清早 我們還在酣睡中,隱約聽到遠方傳來的歌聲。我們兩個像著了魔似的傾耳聆聽。到了機場,根據我們的描述,居然讓我們買到了這合唱團女歌手 Omara Portuondo 的CD。從此我們就變成她的忠實粉絲啦!

去年我們去聽已經七十六歲的她的演唱會時, 她已行動不便, 還不時須坐著唱,可是她的歌迷卻為她瘋狂得不得了。



註二
2006
卡斯楚患急性腸炎,腸道持續性出血。2008 宣布因健康原因退讓總統一職,他的弟弟 Raúl 繼而被選任,取代了他。國際媒體對他的健康狀態紛紛進行各種惡化的揣測。他卻開始在報上寫社論,開了 Twitter 帳號,偶爾還會作公開演講。

漸漸的,
這個老頑固已經完全恢復健康。過去這一年裡,他在哥倫比亞政府跟 Farc 游擊組織 50年糾紛的和解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朝鮮危機時,還督促朝鮮跟美國絕對要避免核戰。他因病重放棄了總統跟黨主席一職,卻活躍於國際政治舞台。經過百般的失敗,重重的失誤,CIA 似乎也不再有設計害死他的打算了。 :-)


目錄: 古巴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古巴故事 (八) 生活習慣


剛到哈瓦那的時候, 早晚常見街上有積水。那時自圓其說, 還以為是窮國家裡, 水管破裂的"正常”現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人家家裡洗地流到街上的水。古巴是個非常乾淨的國家, 雖然常只是隔天供水, 但還是到處清潔溜溜。像我們投宿的一個民間旅館的女主人, 每天都用水清洗客廳的窗戶和地板。而這裡的公共廁所裡更是絕對的乾淨。在不供水的日子裡, 用廁後, 那看廁的婦人慇懃的擠肥皂液在你手上, 用壺倒水讓你沖手, 遞毛巾讓你擦手, 再提水沖廁所。常讓沒有讓人伺候習慣的我不知所措。



古巴人的生活習慣與我以往對共產社會的認識唯一吻合之處, 大概是缺乏競
爭力。


 

印象裡,古巴人生活得很是悠閒。路邊也常見沒事幹, 聚在一起玩 Domino 的人。





此外, 坐在門檻兒上聊天, 看來往行人也是他們的嗜好。




 

他們性喜與人交往, 門戶常從前門開到後門。走在路上, 隨時有人想跟你搭訕。讓你忘了其實你只是過客而已。從那裡走過, 隨便寒喧兩句, 被帶進屋欣賞主人精湛的手工藝品, 或看孩子在學校裡得的獎狀, 跟你話個家常, 絕對是稀鬆平常的事。




 

我們每次走過公園, 總是看見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 情緒激昂的高聲喧嚷。好奇的向前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誰知大夥兒竟同時轉向我們大談前不久剛結束的國際棒球比賽。聽說我們來自台灣跟荷蘭, 就紛紛比出用手砍脖子或大拇指向下的手勢。 原來古巴剛剛分別打敗了台灣和荷蘭的球隊! 他們如此的興奮, 惹得我們和大夥兒一起哈哈大笑。因缺乏一般的遊興活動, 這裡成了名副其實的哈瓦那球賽評審大會! 每天都有一大群人聚在這兒大談前一天在電視上看到的足球或棒球賽!


 

說起古巴人的習慣, 不能不說的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搖椅. 我們碰到最嚴重的人家家裡,沒有一張椅子不搖! 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時, 每個人都不斷的搖晃著, 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可是另一方面, 我們在那裡搖了幾個禮拜以後, 回到家來, 怎麼也坐不慣那死板不動的沙發了。坐搖椅似乎要比普通沙發更合乎健康的原理!?



有一次走在路上,突然聽到從一理髮廳裡傳出的呼叫聲,就進去探個究竟。結果他一個不小心, 被剪了個 Cuba Coup, 還被告知付款請隨意!! 我家那口子的樂意配合演出, 使我們的旅途平添了不少樂趣。



最絕的是那天他拿著本字典問路, 竟然被告知, 從他家的陽台看加勒比海, 視野會更好!



於是由他帶路, 在小巷裡三彎四拐的, 最後終於登門入室。



上了向海的陽台, 繼而端出咖啡跟我們聊天。



雖然語言不通, 倒也賓主盡歡, 留影作個紀念!



可能有人會懷疑, 為什麼我說的古巴這麼好, 每年還有那麼多人想偷渡出國? 我猜偷渡出國的大多數應是在經濟上想要有突破的人, 也有希望在國際舞台上有所發展的歌唱家和舞蹈家。其他的應是那些無法忍受思想和行動上的束縛, 自由意識較高的人。因為對世界上包括加利比海和南美等很多國家的人來說, 古巴實在是人間天堂。在經濟生活上, 他們雖然過得勉強, 但他們給我的感覺卻常是那麼的輕鬆自在, 親切和善。


 

從古巴回來以後, 每聽到古巴的音樂,精神就會為之一振。所有溫馨的記憶又一一呈現在腦海裡。萬萬沒想到, 我們旅遊過的國家裡, 印象最美, 最讓我們難忘的竟然是一個共產國家!



 


目錄: 古巴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不談政治的歌星


歌星張懸在112於英國曼徹斯特舉行演唱會,因為展示台灣留學生交給她的一面國旗,被中國留學生轟罵,被網民圍剿,計劃將在北京舉行的演唱會也一併被取消。她在個人facebook專頁微博裡留下的回應:

"我們的許多觀念,有時候並不是我們自己的, 而是我們各自被教育或聽來的, 所以我們有時才會迴避政治, 或是避免討論任何有不同立場的話題以為是尊重。

但因此我們反而永遠沒有機會平靜下來, 或是有機會互相了解。

"如果我們能夠因為體會過自己的生命是獨立的, 所以能夠去體會於是尊重另一個哪怕截然不同的個體, 那我們將有機會不必忌諱所以迴避什麼話題, 我們會有只是消費以外的交流與交集。"

我非常贊成張懸的看法。只是能平心靜氣,理性的談論宗教或政治等議題的人不但在“愛國的”中國人圈圈裡難找,在台灣可能也不多。我最大的懷疑其實是一般人會在油鹽茶飯之外真正的關心社會或政治嗎?
我對台灣的流行歌曲並不熟,不記得曾聽過與社會現象或政治立場有關的歌曲。唱歌或聽歌的目的大概也只限於純粹消遣。
可是在西方,向世界對社會抱怨,示威,關懷,期望。。。的歌星卻不少。
1981年不幸癌症去世的牙買加 Reggae 歌星 Bob Marley 演唱的時候就不斷的呼籲和平跟人類平等。為了讓牙買加兩個政黨改變敵對的態度,他特別在牙買加舉辦了 One Love Peace Concert 。他的 "No Woman No Cry" 當然是家喻戶曉,大家都熟悉的。可是他的 “War” 跟"Aftrica Unite"表達的才是他真正關心的議題。

提到抗議歌曲時,最先讓人想到的應該是上世紀六零年代帶頭為黑人爭取民權,反戰。。。編曲唱歌的 Bob Dylan。尤其是像我這種老摳摳年齡的人大概都會唱他寫的”Blowin' in the Wind"。他為非裔美國人寫的 “We shall overcome" 現在在不同的場合裡還是常常可以聽到。Joan Baez 唱的是人間天籟!


1985年,Paul Simon 跑到還是種族隔離政權的南非去跟 Anti-Apartheid的組織合作,唱了有非洲色彩的合唱曲。其中的“Homeless”就將無家可歸的悲傷表露無遺。

1993年,Bruce Springsteen 為電影 Streets of Philadelphia 寫的一首描寫一位艾滋病人漸漸衰微的孤單無助的心情。

低音歌王 Johnny Cash 偶爾會到加州 San Quentin 監獄去唱歌給犯人聽!他以一犯人的立場寫了他對 San Quentin 的感覺。這是他在監獄裡為犯人唱歌的現場錄影!

在英國出生的 Labi Siffre 1987年為反南非種族隔離政策寫的  Something inside (So strong) 是由他自己唱的。他那從心裡發出充滿力量的吶喊,直入聽者內心深處,非常震撼!


其他像貓王 Elvis Presley 的 “In the Ghetto",  U2 的 “Sunday Bloody Sunday", Pink Floyd 的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 等等等等。。。不勝枚舉。還有一個我不能漏掉的是披頭四裡的主唱,連尼克森都怕三分的 John Lennon! 他的 “Imagine" 是一個和平使者的祈禱!在這意識深入社會的世界改良者的行列裡絕對佔有一席之地。


我懷疑高聲喊著 “No politics today!” 的學生有沒有那一天可以坐下來談談政治!?他們今天的不談政治擔心的顯然是怕引起爭吵,而我擔心的卻是他們對國家社會的關懷有多少?對政治的認識有多少?

Encore  安可 :-)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搬家

雅虎部落格宣布停止營業時,我正在旅途中無法及時反應。待欲貼最後搬家通知時,猛吃 888。雅虎顯然已經沒有繼續服務的意願了,只好請備份,夾著尾巴逃了出來。

說來也真巧,無意間竟翻到還沒寫部落格以前的雜簿,發現了下面這一段:

2006/05/09 

Blog: 向世人坦白自己的部落格族是不是有一點暴露狂跟自戀症(exhibitionist + narcistic, hahahaha)?我還是沒法瞭解為什麼一個人會想開部落格?

幾年前在沒有設防的情況下“不小心” 加入了 Sigma Group 的網頁,沒想到經過一陣騷擾,竟會興自立部落格的念頭!真是之前怎麼也想不到的事。

唉!將自己孤立起來是為了專心思考,盡興的在文字遊戲上我行我素一番,可是這跟別人有啥關係?我是不是也有點 Exhibitionist ??? ;-)

怯怯生生的,很不自在的開始寫起部落格,想不到事隔多年,寫部落格竟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了。雅虎關門變成大事。好像沒了部落格日子也過不下去了。

可是因不懂語法,從雅虎搬家到 Blogger 踉踉蹌蹌的沒有想像中的順利。這是個計劃草稿,搬完家的部分可以點進,其他的就等來日,搬多少算多少罷!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安鎮隨筆(四)地方風光與人文


荷蘭人有著非常強烈的 “個人” 意識, 但昔日英國人所嘲諷的 “Go Dutch” 並不等於小氣。事實上, 荷人每年的捐款在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絕對值!)。濟弱扶幼是荷蘭的傳統。在安鎮你還可以看到十七世紀的孤兒院, 但是最有名的還是十九世紀末的一位寡婦。除了醫院和養老院外, 她還為地方上五十戶最貧困的勞工蓋了公園住宅 Snoek van Loosen Park。前幾年, 這些公園住宅因Snoek van Loosen家族沒落, 已歸地方政府接管出租。






和阿姆斯特丹一樣, 在安鎮也有不少船屋, 這些船屋除了浮在水上外與一般住家並無兩樣。因受限於容積和形狀, 船屋裡的傢俱多半是量身訂做的, 精緻而小巧。還有住家在船邊放個水上花園,別有一番風味。





走在路上, 你可能會驚訝, 你不但緊貼著住家的窗口走, 你甚至可以見到屋內的一切活動。他們雖然不介意,我通常也總是只欣賞窗台上的擺飾物。



荷蘭人非常的活躍, 休閒時間雖多, 卻總是非常忙碌。體育社團像是各式球類、健身、水上活動等等就有四十多個。還有十六個合唱團體、手藝社、讀書會。。。等不勝枚舉。喜歡種點花草蔬菜卻苦無農地花圃的人, 也可以向政府用極低價租 “國民田圃”, 一享 “老圃” 的生活。



家庭生活在荷蘭人的眼裡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一過下班時間, 大夥兒就匆匆的趕回家。絕少在外逗留。黃昏, 週末時際處處可見散步或騎單車出遊的情侶或夫妻。

安鎮的腳踏車道寬闊又平坦。在市區騎車比汽車享有優先權, 又沒有停車的煩惱,用腳踏車來代歩,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有一次我向一個美國朋友介紹荷蘭時說起在荷蘭平均每人有1.2輛腳踏車時, 她不屑地說: 在美國平均每人有1.2輛汽車!哈哈哈哈!真是好有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