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荷蘭北部有約五十個大大小小的外島, 與荷蘭本陸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廣大的淺灘. 這種特殊的淺灘荷語叫作 Wadden. Wadden 受季風, 海潮及'地形' 的影響變化無常, 容易擱灘. 雖然其間或有的航道都有浮標標示, 不諳此地水性的人是不敢到此出帆的. 由於水淺, 除了海航以外,最刺激的應該是步行穿過 Wadden. 每到夏季, 就有許多 Wadden健行組織活躍於外島與本陸之間.
八年前,我也曾受邀經驗了一次 Wadden 健行的洗禮. 按照海潮的習慣, 我們必須在漲退潮間通過 Wadden. 從早上走到日落, 所經之處, 因受地形與潮水的影響,忽高忽低, 忽軟忽硬, 變化無窮. 對我來說, 最驚心動魄的莫過於那一腳陷入深及腰部的泥漿而海水又高達頸部的那一段了, 領隊提示我們要腹部著'地', 增加在水面上的施壓點, 減少對地的壓力, 用半爬半游泳的方式匍伏前進, 但因我不會游泳, 陷入真正寸步難行的窘況. 好在同行的兩位壯士, 即時發現, 展出英雄救美人之本性, 硬是一人一邊把我拖過這段泥漿. 讓我還能在這裡向諸位報導這段經驗. 雖然自此再也沒人敢邀我參加 Wadden健行了, 此行卻讓我終生難忘. 天光西斜之際, 大夥兒漸漸接近海島時, 灘因水淺溫高, 一眼望去, 儘是無邊的貽貝灘, 我們的出現驚動了灘上成群忙著覓食的海鳥, 轟然而去,甚為壯觀.
前幾天, 一時興起, 搭船到了其中一個長十二公里,寬只有二公里.叫Vlieland 的外島 小度週末. 原來只是一座沙丘的Vlieland. 一千兩百的居民已全部從漁業改從旅客服務業了.短短兩天的行程, 讓我們全然沉醉在世外桃源的境界裡, 久久不能忘懷.
*******************************
從荷蘭本陸Harlingen 搭船, 開始了歷時一個半小時的航程.
船上除了近千的普通旅客外, 還有其他貴客.
我們當然不是海上獨霸.
快到對岸時, 看到許多船隻擱淺的窘態.
這些船隻須等到次晨十一點左右, 潮水最高時, 方能動彈.
次日發現他們的窘況實為 Wadden 增色不少.
還沒靠岸, 就看到了 Vlieland有名的紅色燈塔.
島上的房子別具風味.
這是十六世紀的市公所.
海島既然是沙堆, 放眼望去, 當然也盡是沙丘.
為減輕沙島受猛浪侵襲之害, 海岸築有防風堤.
正如海裡的淺攤, 防風堤伸入海裡的一端, 因水分充分, 水溫高,長了很多的貽貝.
島上的景色變化萬千, 駕著鐵馬暢遊其間, 令人心曠神怡.
在這種多元的生態環境裡, 聚生了多達 96 種的鳥類.
趕個大早, 追逐晨曦.
終於依依不捨的登上歸程.
他捨不得!
她捨不得!
牠們也捨不得!
Drew 於 2008-06-18 16:48:32 回應
不只西部的外傘頂洲消失了,東部花蓮的南濱海域這幾十年來大概也內縮了幾百公尺,現在建堤防擋著太平洋流進一步侵蝕。南濱海域沙灘的消失與過量抽取地下水無關,純粹是物換星移地形變動。只要是大自然的造化我認為都有其美感,人為的破壞才是醜陋的根源。
荷蘭鄉間的景緻很寧靜,很美。除了幾張建築與動物的圖片,我覺得海邊景致與台灣很像呢。
甘尼太太 於 2008-06-18 02:24:00 回應
請格友 空 不要太難過或太感傷。不論是海岸地形或是河口區或是山裡.......
有的地形會上升 有的會下降,有的會生成 有的會形變,有的會消失。
這些都是幫助我們了解與理解,我們是處於動態的環境。
(如果我又太自作聰明.....請版主不要生氣啊 我並無惡意)
Sop 於 2008-06-18 03:26:37 回覆
哈哈哈哈! 我感激都還來不及呢! 那來那麼多氣? 請繼續在此自作聰明, 有你這種專家作後盾, 我偷笑都來不及呢!
Eric 於 2008-06-14 07:26:34 回應
貽貝是什麼東東~
Sop 於 2008-06-14 11:32:29 回覆
我本來也只知道貽貝的英文名字叫 mussel, 經你這一問,才查出原來已被就是'淡菜'. 您可上荷文的Wikipedia 看到貽貝的長相.
http://nl.wikipedia.org/wiki/Mossel#Voorkomen
在荷蘭跟比利時交界的海邊的貽貝Zeeuwse Mossel 最受食客的歡迎.
空 於 2008-06-14 01:55:41 回應
物換星移 外傘頂洲 已經不復存在了 西部部份海岸 砂害嚴重 海洋台灣正逐漸變醜中
Sop 於 2008-06-14 12:40:46 回覆
其實, 荷蘭海岸線的沙丘(Dune) 也是不斷的由人工維持. 荷蘭沿岸沙丘的功能不只是保障國土的面積, 它也有過濾水源, 供應大眾用水的功能. 此外, 在Dune '人為的' 自然野生環境裡散步或騎腳踏車, 也是很受荷蘭人歡迎的休閒活動.
甘尼太太 於 2008-06-12 23:05:56 回應
不過我倒有另一個想法:
Sop姊可以找到 wadden sea 的二百年比較圖嗎?
一般這種地形,就會演變成海埔新生地。
我記得台南的 一鯤鯓 二鯤鯓 三鯤鯓 指的都是大浪打到淺灘裡的聚沙處所形成的條狀/帶狀 宛如海中有大鯨過境一樣。 雲林 與 嘉義 外海的 外傘頂洲 也是如此。
如果查一查在這裡入海的河流的歷史紀錄,一定也能找出它們「改道」的記載。
Sop 於 2008-06-14 12:29:11 回覆
你好像有透視眼! 我從西格瑪轉貼過來時, 省了一句: Vlieland 原有東西兩島, 現僅存東島. 十二世紀人們為了能使船通到北海而挖的水道, 經由海浪帶來淤沙形成的西島, 於十八世紀的上半期, 經海水的不斷衝襲, West Vlieland 再次還給了大海.
1932 年, 隔海大堤防 (Afsluitdijk, Eng: Closure Dike) 建好以後, 荷蘭的海岸線和沿岸的人為和大自然原有的沙丘 Dune 經由人工不斷的修復, 這些海底地形和海流大致上變化就小了很多. 否則荷蘭會越來越小
甘尼太太 於 2008-06-12 22:54:58 回應
你要是不講 我還以為你在寫美國的羅得島州!
實在太像了。
Sop 於 2008-06-14 12:31:05 回覆
可是羅德島州大很多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