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傳統的荷蘭飲食讓人不敢恭維. 過去這幾年來, 荷蘭餐廳得到的Michelin Star (米其林星星***) 卻也一直不斷的增加,可是信不信由你: 在一個”三星”餐館吃一頓飯, 一個人的消費額大概要在兩百塊歐元(約新台幣八千塊)上下. 除了腰包要掏空外, 還要在一年以前就要預定位子! 說實在的,在荷蘭吃館子,除了速食餐和中餐以外, 不管你怎麼吃,大概都不便宜.即使只是地方上的小餐廳, 吃一頓像樣的西餐連飲料, 一個人大概至少也要50歐元左右才能打發. 平常人沒事不會天天上館子的. 反之, 在精神食糧方面荷蘭人就可享受到便宜的盛餐. 因為不管是博物館或音樂會價格都很平民化.在荷蘭, 一般博物館, 不管展出的是林布蘭也好, 梵谷也好, 門票大概都是在5 到15 歐元之間. 博物館的常客更可以買可參觀所有博物館的年卡(私人博物館除外). 一年僅需35 歐元.非常實惠.
荷蘭博物館年卡
在聽覺方面當然也有相當的享受. 一般的音樂會,除了在阿姆斯特丹少數幾場國際級大師的演出需要一百歐元外, 都不會超過50 歐元. 地方上的音樂會就只需20 到50 歐元左右了.為了讓您了解一下荷蘭人一般的藝術生活環境, 我就拿我家附近的音樂活動來作個介紹. 在離我家差不多20分鐘的車距有一個'大'音樂廳, 這裡有一大一小,分別能容一千和兩百五十個聽眾的兩個表演廳. 按照排定計畫,有時一個晚上同時會有兩場不同的節目.節目包括古典樂, 國外如非洲的鼓樂, 葡萄牙的Fado, 斯拉夫音樂等大大小小的音樂會, 蘇俄的芭蕾舞, 東歐歌劇團演出的古典歌劇, One-Man Show, 話劇…等等, 包羅萬象, 不勝枚舉. 每年八月底, 我們都會收到一份介紹新節目的冊子. 因為排票的制度是先到先佔位, 所以收到節目書冊後, 我們就需儘快討論決定新年度裡我們想看的節目, 然後填單寄出. 待收到票後, 新年度的文化活動就正式的開始了.
這是從音樂廳向外看的景象
除了這個”大型的“音樂廳外. 很多小城鎮裡都有由音樂愛好者自己組成, 由地方政府補助的室內樂俱樂部. 每個月有定期的室內樂演出, 節目水準視會員多寡而定. 會員多的俱樂部經費多, 請的樂團水準自然高些. 在這裡除了可以聽音樂的演出外, 有些音樂家也會介紹一些演出音樂的歷史背景, 說明展示自己使用的樂器, 可以拉近聽眾跟音樂的距離. 零著去聽一場室內樂的演出, 門票是17.5 歐元. 此外還有專門演唱流行歌曲 (Pop), 爵士樂, 愛爾蘭音樂的' 音樂Cafe'不定期的表演.
我家附近有個”吉他沙龍”, 專門安排各種吉他音樂會, 除了吉他好手的表演以外, 有時在音樂會的第二天, 還會有由這位表演者為學彈吉他的吉他愛好者開講習會/Workshop, 實地教他們彈練. 另外還會放映有關吉他製作, 歷史, 各種Style和著名吉他手的故事的影片. 這裡的主人是一個吉他愛好者. 讓到這裡來聽音樂的人, 產生一種好像"回家的感覺”, 非常輕鬆, 非常舒服. 我們剛從那裡聽完音樂會回來, 所以就在這裡作個比較詳細的介紹: 今晚的音樂會是由德國吉他演奏家Ulli Bögershausen 演出.
VIDEO
他精通6弦跟12 弦木吉他(Acoustic)的彈奏 指彈輕瑩巧妙, 風味萬千. 在彈到一首自作曲時, 他有點開玩笑的說: “說來你也許不信, 有個台灣人告訴我, 我在台灣跟中國是個大明星, 很多人都買我的CD, 學彈這首歌.” 顯然他在台灣很有名, 所以我在這裡就不用多作介紹了. 這個”吉他沙龍” 比一個教室大一點點, 佈置得像個很精緻的音樂廳. 一共有50 個座位, 快兩個鐘頭的演出, 門票才10塊歐元. 如果要參加明天的Workshop 一共15元! 一定羨煞了很多在台灣的吉他愛好者!! 他顯然被這裡的環境, 朋友還有這裡的氣氛所感動, 在音樂會結束的時候,欲罷不能的連續Encore 了三支曲子! 說荷蘭是音樂愛好者的天堂, 一點也不為過. 受到荷蘭教育制度的影響, 社會上每年都會產生很多”藝術家”.這些藝術家大部份都不能自力更生, 需接受政府的補助. 二十多年前, 政府有意減少這方面的支出, 希望能夠強迫這些人轉業. 但一般輿論卻認為藝術能影響社會氣息, 其重要性遠大於這些補助金,而予以反對. 後來地方政府在一定方圓內需設立雕塑等社區藝術的規定, 就是為藝術家提供創作機會而產生的. 另外一種為提供藝術家發展的機會而想出來的”商業活動”是專門"出租"尚未成名藝術家的作品的藝術租借中心.只要你每月付一定的租金, 就可借回自己喜歡的畫或雕塑品等擺設在自己的家裡, 因為藝術品可隨時換借, 租借的人不會看膩.一時還挺受歡迎! 在荷蘭有些地方, 每年也會舉辦”詩品漫道”的活動, 他們在鄉村田野間畫出散步路線來, 一路陳列當代詩人的短詩和雕塑等的藝術品, 吸引騷人, 遊客在期間漫步, 享受文化氣息. 除了聽, 看別人的藝術外, 這裡也有各種不同風格的合唱團, 話劇團, Salsa, 古典, 社交, 民族舞蹈社團,自製銀質首飾, 制陶, 雕刻, 繪畫…等課程, 還有無數朋友間自組的讀書會.任由你發揮自己的藝術天才. 荷蘭的假日特別多, 人們也沒有加班的習慣. 可是如果他們告訴您,“我很忙!” 請您一定要相信他們!!
Henin 於 2009-02-27 02:53:42 回應
太議虛了~給了我這麼多詳細的資料 很實用
謝謝你喔~~感激 ..
Sop 於 2009-02-27 03:39:01 回覆
有福同享嘍!
Henin 於 2009-02-26 02:08:36 回應
請問你住家附近的音樂會的地方在那呢?
可以介紹一下嗎?謝謝!
Sop 於 2009-02-27 00:21:44 回覆
目前腦筋在忙別的東西, 無法為您提供更詳細的資料. 如果您有興趣, 可以自己去看看
阿姆斯特 丹: Concertgebouw (古典樂), Muziekhal (有民族色彩的音樂?), 此外還有不大不小的如: Melkweg, Paradiso... (http://www.lastminuteticketshop.nl/main.cfm
可以買到當天未賣完的音樂會等的票 last-minute-ticket, 以前我有個老闆, 每個星期天都去碰運氣, 如有興趣, 可以試試)
Hoorn: Schouwburg en Congrescentrum het Park
其他地方上的音樂會,大部份都可以在當地書店, 賣古董, 香菸的小店等的門, 牆上看到貼有當地音樂會的廣告. 可以多加留意.
一 般每個城鎮每年都會分發當地居民一本叫: Gemeentegids 當地行事指南的小冊子/書. 裡面說明所有市鎮府的行政服務單位, 有關文化,娛樂, 環保, 教育, 學校假日規定, 體育項目, 宗教, 保健......的說明指南. 您可以從中查到當地的音樂, 文化單位. 相信很多地方都有安排室內樂演出, 叫: Muziekkring的組織. 您可以打電話查詢, 演出時間表.
祝 能有一個充滿音樂的荷蘭經驗!
愛君 於 2009-02-13 15:31:02 回應
謝謝你,你 的這一句「我 總是左手按 [Ctlr]鍵,右 手就一直轉 動滑鼠的轉 輪,調整字 的大小」, 幫了我很大 的忙,總算讓 我也調整好 自己的文章版 面字體了 ,謝謝哪。
誠實真誠的小豬 於 2009-02-12 19:55:28 回應
你介紹得很棒!
感覺好棒!因為那樣的亮麗悠閒照片!
感謝分享!
Sop 於 2009-02-12 20:19:47 回覆
近水樓臺先得月, 高興能在這裡有機會介紹一些這裡的環境. 歡迎光臨.
愛君 於 2009-02-12 19:19:39 回應
可不可 以簡單 教一下 ,你的 字體大 小和行 高是怎 麼設定 的啊? 為什麼 可以做 的和別 人不一 樣呢?
Sop 於 2009-02-12 20:15:26 回覆
我對電腦的認識, 其實跟一個電腦白痴差不多
尤其是用荷蘭電腦打中文, 完全都是憑運氣!
寫這部落格貼文時, 真的會被氣得七竅冒煙. 明明是一樣的字體, 貼完後花樣百出, 各類字體跟大小參雜在一起, 而且字體大小11號比12號還大. 到現在為止, 我每次貼完都要將不同大小跟字體的字, 重新貼過. 等試完了, 又時已經好幾個鐘頭了. 有的時候, 氣餒得不得了就放手不管了, 只要不要把我貼的字都自動調換就好了.
不知自己為什麼還在這裡作這種賺不到麵包的苦工, 大概快可以被送到精神療養院了!
另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提早退休, 所以我看電腦的時候, 常需將字體放大, 所以我總是左手按[Ctlr] 鍵, 右手就一直轉動滑鼠的轉輪, 調整字的大小. 對自己打的字的大小, 已經失去感覺了. 希望別人能看清楚就是.
我現在貼文大部份都是採用 Simsum 12.
gokaku 於 2009-02-12 11:14:49 回應
荷蘭當地吉他演奏的活動說得這麼讚..真是讓人羨慕啊...
Sop 於 2009-02-12 15:27:37 回覆
對喜歡音樂的人來說, 這裡真的是天堂.
來荷蘭玩的人, 其實可以在晚上就近找個有音樂活動的地方走走,一定不會後悔.
annie 於 2009-02-12 09:02:08 回應
彈的真棒....突然想到後面鄰居一天到晚打小孩要他練琴練二胡的場景....好煞風景
九軌 於 2009-02-11 22:57:45 回應
恭喜您上精選 !
我對荷蘭豆的起源也很好奇﹐這個豌豆莢的學名是Pisum sativum L.﹐據Wiki說有證據早在
一萬兩千年以前的泰緬邊境就有栽培 了。
在詩經裡就有荏菽( 大雅﹐
生民 )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麥幪幪、瓜瓞唪唪)。而根據毛詩品物考﹐這荏菽就是豌豆。
豌豆又名雪豆,既可吃荳子﹐也可以拿嫩苗和豆莢作蔬菜炒食,子實成熟后又可磨成豌豆面粉食用。豆苗鮮嫩清香,最适宜清炒或做湯。荷蘭豆即豆莢用豌豆,炒後顏色翠綠,清脆利口。弔詭的是﹐荷蘭豆英文卻稱作Chinese Pea﹐莫非是崇洋心態加持嗎﹖
閃亮的心 於 2009-02-11 20:57:33 回應
荷蘭真是一個有趣的國家呀,
當地人民都很快樂呢,
感謝分享喔。
Tony 設計師 於 2009-02-11 20:03:42 回應
好開心!在這裡發現Ulli Bögershausen ,我有他的cd耶!真羨慕你可以聽他的現場演出!他在台灣發燒音響圈裡,的確是名人!
Sop 於 2009-02-11 22:29:24 回覆
真高興能在這裡得到您的回音, 證明他說的'名人'.
他人跟他吉他的彈法一樣, 非常溫和, 非常友善. 這種小型音樂會常能給人一種'促膝長談'的親切. 真的很不錯. 希望你將來能有機會體會一下.
貪嘴樹熊 於 2009-02-11 15:50:20 回應
原來如此啊, 沒想到精神糧食這麼便宜. 有機會歡迎來我的美食部落格走走, 看看實際糧食吧
Sop 於 2009-02-11 18:10:04 回覆
這裡的文化活動都有政府補助, 荷蘭人常說 '錢只能花一次!" 但看花錢的人對不同事物的價值觀來決定如何使用罷了
WADAschool 於 2009-02-11 15:36:38 回應
在荷蘭看個藝術活動,居然比吃一餐還要便宜…難以置信吶
藝術創作品赴日參展或販賣,詳情請洽
www.wadaschool.com.tw
娃娃魚 於 2009-02-11 15:26:39 回應
真是好貴的物價!
空 於 2009-02-11 08:55:18 回應
""" ㄏㄜ二聲 . ㄌ一ㄢ二聲 .ㄉㄠ二聲""""荷蘭豆 ..是 長扁平的 碗豆啦 .... 不是 .. 四季豆 , 我更正, 當時荷蘭是海上強權 .. 於何地 (可能是歐洲)....如何 引進 "荷蘭豆"倒是沒有詳盡記錄.....荷蘭人除了引進荷蘭豆之外 , 還有引進 荷蘭椒 (辣椒) 蕃茄 等蔬菜 ....
還引進耕牛(黃牛) , 黃牛長相 高瘦 "玲利"些 ..耕田有比水牛快 ...因為走路速度比原產於東南亞熱帶泰國等地 ; 黑色體壯碩的水牛快 , 但是對又深又軟的泥巴地裡走路 拖農犁具等耕田...負重程度和耐力又輸給水牛...後來牛車就交給黃牛拉...水牛就只耕田 .......
我還在探索一個台語詞叫做 " 虎爛 " 意思是 吹牛.. 說大話意思... ""ㄏㄡ四聲 ㄌㄢ二聲 "" 音似"荷蘭"二字的羅馬拼音發音......荷蘭統治台灣時期 .. 制度非常鬆散...對地方 各 "社" 只規定設一頭目一人 .. 每年也只招開各地方頭目會議一次 而已 .. 交待年度繳交獸皮或其他徵收項目額度...還有地方駐軍..傳教士傳教外...沒有其他什麼衙門管理設施...基本上當時台灣還是非常自由 的.......怎麼讓當時台灣各部落乖乖交出徵收物質的??...我都存疑....言詞嚇唬恐怕少不了(雷大雨小那種啦) .. 久而久之 "荷蘭" ( 虎爛)是否就是 "說大話'意思........還有待查證.........
荷蘭傳教台灣 ...傳教士才是台灣各部落 與 總督府間 的對話 平台... 對台行為也相對友善....
其後的鄭成功帶兵上岸後 ....屯兵於農政策須要大量土地 去進行建設 , 對當時台灣中南部的平埔族部落幾乎滅社的殺戮與壓迫才重 .....民族英雄都這樣.....大量漢人進入...也是台灣質變的開始....真善美的台灣天堂從此變色...此後每有唐山人來到台灣.....島內 就是一番腥風血雨 鄭成功 和 蔣介石其實都一樣爛 .. 當然我們的祖先移墾的 福建 廣東 農民也是壞蛋之一
瑪妮 於 2009-02-11 04:07:24 回應
"出租"尚未成名藝術家的作品的藝術租借中心, 這是個好主意, 不知道比利時有沒有, 如困可以我也想租。換著掛不會看膩
Sop 於 2009-02-11 04:20:56 回覆
還有很多有孩子的人家, 全家輪流決定要租那一幅畫, 一方面真的方便一般家庭家裡的佈置, 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孩子從小培養欣賞藝術的眼光. 真的很棒.
荷文名字叫: Kunstuitleen 你可以查查看, 比利時有沒有.
瑪妮 於 2009-02-11 03:45:50 回應
那麼歐洲對 Liberal 的解釋是什麼呢 ?
Sop 於 2009-02-11 05:06:28 回覆
考我?
, 只是說錯了不負責
與美國相比, 一般西歐國家應屬 Social Liberalism 較偏左, 而美國的Conservative Liberalism 則極為重視個人經濟自由, 尤其是Republican 在荷蘭人眼裡非常的偏右, 對個人責任要求較高. 在回答甘尼太太時, 說到新英格蘭的Liberalism 時,引用的 Liberalism support for freedom of speech,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reproductive rights for women, civil liberties, equal rights for gay people, a welcoming attitude to immigrants, equal rights for the disabled, and multilat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就已經 比較接近歐洲的Social Liberalism. 不過, 網上(英文版)的比較, 常將英國作為歐洲代表, 雖然現在好像稍微有點改變, 我還記得鐵娘子Thatcher當總理的時候, 因為她用她的鐵手腕, 以非常偏右的態度執政, 完全不顧小老百姓的福利, 常被荷蘭人批評為歐洲的第三世界.
空 於 2009-02-10 08:51:57 回應
sop大大在荷蘭.......我想起荷蘭留在台灣不少東西, 有種豆子 叫做 "荷蘭豆" ... 台語讀作 """ ㄏㄜ二聲 . ㄌ一ㄢ二聲 .ㄉㄠ二聲""""荷蘭豆 , 即 ..四季豆...
台灣最早時期的西醫習自於荷蘭船醫 , 沒有醫學院 . 西醫就變師徒制習藝傳承 . 進入日據時代有醫學院後 , 師徒制那批人漸漸變成無照"密醫" .. 針筒傳入台灣已經數百年..早期台灣接受西醫診查方式..完全都沒有困難.. 倒是漢人礙於禮教排斥相當長時間...漢人女子終身帶著隱疾逝去或因隱疾死亡的多. 平埔族母系社會 . 族女人 穿著本身就十分開放...漢人帶來衣服時候 ..衣襟交叉還在胸口以下. 那差不多等於沒穿 .. 孩子的便當直接外露...對接受西醫診療方式..沒有絲毫問題...
是不是這樣子 .. 荷蘭留種台灣也才多些 .. 我姐血型就是西方的較多的 RH陰性反應..我有個叔叔自小外號都叫做"ㄚ督仔" ... 台語鼻子挺 叫 "鼻子督督" , 阿督仔 ..也指 ..美國人.. ..臉型輪廓就是十足的西方人模樣 ...英挺又很帥哦.
荷蘭留種台灣平埔族群...當時清政府只準單身農民來台墾荒...唐山來的羅漢腳祖先也就只有平埔女生可以婚嫁...那一混血....就成今天 ""有唐山祖公 沒有 唐山祖嬤"" 的多數台灣人普遍血統模式
Sop 於 2009-02-10 15:44:06 回覆
太棒了, 謝謝空大大的說明. 高中的時候, 聽說我們學校的校花就是有荷蘭血統, 我還一直納悶, 荷蘭人佔領台灣已經是這麼久以前的事了, 他們的特徵怎麼可能現在還這麼鮮明? 原來族族相傳, 都有荷蘭遺傳基因, 淡化得慢!!
你確定荷蘭豆是荷蘭人帶進台灣的嗎? 荷蘭本身太冷, 不可能生產這種植物, 它的價格一直不低, 算是貴菜. 不知荷人當初是從那裡傳進台灣的?
看來歷史對平埔族的男生並不公平!
甘尼太太 於 2009-02-09 04:56:44 回應
我一直在想:
我所居住的新英格蘭地區,是不是就是在荷蘭的影響下,形塑相類似的文化氣息
大家都很忙....常常都要翻好行事曆才知活動能不能再加得下去!(或是像昨天....我收到叫我一定要空出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的...八月中旬某一日...)
Sop 於 2009-02-10 17:37:12 回覆
以前我只覺得美國的西北角跟荷蘭/歐洲的特性比較接近. 受到你多次回應的內容影響, 引起我的好奇. 特別翻出我們在1994年在美國買的'The State of the USA Atlas" (The visual survey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the USA today) 可是資料似乎已經不太up-to-date 了. 只知根據1994的統計: 東, 西北角(其實整個美國北部除了紐約跟密西根以外 )的居民有90%以上是白人(原歐洲人), 不知是否因此跟歐洲接觸得比較頻繁, 才會有這種相似點.
從維基發現本來美國跟歐洲對 Liberal 還有不完全相同的解釋!!!
It is one of the most liberal reg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every state voting for the Democratic Party in the 1992, 1996, 2004, and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late 20th century and early 21st century political discourse in the United States, "liberalism" has come to mean support for freedom of speech,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reproductive rights for women, civil liberties, equal rights for gay people, a welcoming attitude to immigrants, equal rights for the disabled, and multilat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ll of these aims are mostly shared by British and other European liber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