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大學排行榜的迷思



在荷蘭,世界大學排行榜一向不能引起人們的興趣。對不同單位的不同排行,荷蘭人常常只是嗤之以鼻,不以為意。這些年來,似乎人們也習慣了這種排行習慣,只是媒體的注意力還是有限。

其實,在荷蘭的大學並沒好壞之分。只要你能高中(VWO)畢業就可以申請唸任何你想唸的學校。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卻是事實。

前不久,在「荷事生非」網頁上有一篇有關荷蘭大學世界排行的報導,引起了我的注意。為了方便說明,在這裡我就簡單的節錄一段:

。。。最近也有個大學放榜,但是是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這個不久前剛公布的排名,是 2013~2014 年世界前 300 名大學的評比結果,而比台灣再大一丁點的荷蘭,全國僅有 13 所公立「大學」,則通通榜上有名。

雖然榜上都排出了名次,但若真要比較這 13 所大學誰第一誰第二,其實很難。高等教育素質的整齊,除了教育資源相對於台灣的大學分佈平均之外,更重要的是這 13 所大學各有清晰與獨特性的發展重點領域,荷蘭政府與學界在十多年前除了引進學士與碩士的系統,同時開始進行跨各大學的學科領域調整,讓國內各所大學各有各的強項與著名的項目,一來有助於各校的內部發展,二來也益於推廣高等教育國際化。


有趣的是,荷蘭的媒體並沒有多少興奮的反應。兩個多月以前,上海排行榜出爐以後,網上甚至出現了一個討論荷蘭大學水準的論壇。如果你看這個論壇時,不知道荷蘭大學的世界排名,你一定會以為荷蘭的大學一文不值。在英國跟上海的大學排行榜公佈以後,昨天在荷蘭的人民日報 (Volkskrant) 裡也刊登了兩篇有關的社論。第一篇的作者認為荷蘭應該集中優良學績的學生及研究經費培養建立一或兩座世界頂尖的大學。第二篇則是針對前一篇文章,反對他的論點。認為培養一或兩座頂尖的大學會使荷蘭大學水準趨向貧瘠化。

他以上海排名的例子來說。上海排名的標準是以以下六項加起來的總積分為根據:

1. 諾貝爾獎得主和菲爾茲獎得主的畢業生/學生數;
2. 諾貝爾獎得主和菲爾茲獎得主的教師數;
3. 各學科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最高的學者人數;
4. 在國際最權威學術刊物《自然》或《科學》上發表的論文數量;
5. 被國際通用的科學引文索引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論文數量;
6. 全職教師的人均學術表現。

荷蘭諾貝爾獎得主有限,你再怎麼將人才重組,對總積分影響都影響不大。而且這些過去的成績並不能表達今天的水平。再說荷蘭各大學間有很好的合作,這種合作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品質。而這種合作也就是為什麼荷蘭沒有弱或差的大學的主要原因。這正是荷蘭大學跟其他國家不同的地方。將資金集中投資在一兩座頂尖大學,正好會產生反效果,降低整體的優勢。有一兩座頂尖的大學的確可以提高荷蘭大學的聲譽,但以長遠的影響來看,還是提高整體的研究品質對荷蘭比較有益。

有個讀者的回應是:大學主要是「本國人民」的教育和研究機構。這些機構是由全民的稅金來維持。將大學的資金提出使一兩所大學晉級世界前50名,不會是個好主意。這些董事們當然喜歡表現,喜歡顯赫的地位。但總體來說,只會降低荷蘭大學的品質。


當然也有人表示喜歡頂尖的榮譽感,但大部分的反應還是傾向真正荷蘭的淡然精神:

一所大學必須有自信並相信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領先某個名單上決定的排行。




:淺談 荷蘭的教育制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