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文化洗禮 阿姆斯特丹機場


經常出入阿姆斯特丹Schiphol 機場的朋友不知可曾注意到候機廳裡有一個迷你博物館? 這是2002年荷蘭國家博物館與機場合作成立的分館. 館內展覽的空間不大, 能展的作品不到二十張. 但也就因為畫作少主題明顯, 讓人在短短候機的空檔裡就能對某期某派的畫風有了基本的認識. 也算是旅途中讓人難忘的文化洗禮. 每次出國旅遊我都會盡量提前到機場, 藉機到那裡逛逛.




其實進了候機廳, 看到的只是出售博物館紀念品的商店. 真正的博物館是以樓中樓的格局在商店的樓上. 這裡展出的作品雖不多, 卻都是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期包括林布蘭, Jan Steen, Jacob van Ruysdael 等人的真品. 展廳裡沒有負責監督的服務員, 也沒有擁擠的訪客. 置身其間. 猶如""私人博物館, 可以自由自在盡情的享受.

展出的畫裡有一半是屬長期性的固定展覽,  像是Adriaen Hanneman畫的王子威廉三世.


還有喜歡畫十七世紀糜爛, 混亂社會秩序的Jan Steen的客棧景象. 以前荷蘭畫家的收入有限,光靠賣畫不足以養家. 所以Jan Steen就經營了一個小客棧來貼補家用. 他的畫也因此常以客棧裡的亂象為主題. 這裡展出的畫就是描繪客棧裡正在賭博的房客跟手腳不乾淨的醉客.



除了這些較為固定的展覽外, 還有8,9張是每隔幾個月就換一次主題的油畫. 我上次去的時候, 主題是花瓶靜物的油畫展.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 不但促進了東西貿易往來, 讓荷蘭社會繁榮, 同時也引進了很多來自遠方的奇花異果. 當然, 這些花卉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 舉個例子來說, 當時一棵有彩條的鬱金香的價值 可以買到阿姆斯特丹運河旁的一棟房子. 當然就鮮有幾個人能在家裡擺上這麼一盆花. 普通中上的人家只好退而求其次, 興起一股收集花卉油畫的風氣. 不用說, 誰能有這麼一幅畫掛在家裡的牆上應該也夠臭屁的了. 我特別欣賞這種放情無稽的 "自由派" 插法. 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欣欣向榮與多采多姿.


Jacob Marrel - 1634

Jacob van Walscapelle  1670-1727


可是有意思的是, 如果你仔細看的話, 你會發現這些花其實並不屬同一個季節. 經過畫家的想像力, 各季的異地花卉超現實的, 卻很融洽的被擺在一起. 再棒的攝影家看了大概也只能自嘆不如了.
在展覽大廳中央有一個櫃子. 櫃子上有一本厚厚的訪客留言簿. 我隨手翻了一下. 裡面被訪客寫得密密麻麻的. 大部分都是些讚美的話.




出乎意料之外的, 在這裡也看到了台灣同胞留下的筆跡.



 


!!! 的確很有創意!!!







esky2012-01-31 00:23:32 回應
哈~~~最後一張很讚吶~ 以前都沒有發現那本子, 下次進阿母斯時一定要大大的給他留言一下 ~~~
Sop2012-02-04 06:15:08 回覆
哈哈哈哈! 他們換了新展覽, 新的留言本可能還沒填滿, 要留言可要即時啊! 這樣你才會有比較大的空間發揮!!!! 下次我就專門去找你的留言去!!!

Shillo2012-01-02 20:56:50 回應
我每次在那機場,也是在這裡磨時間。也必翻那留言冊,然後一笑了之。非常獨特的機場!
Sop2012-02-04 06:21:17 回覆
空中飛人說那機場獨特比我這只認識那機場的人說得有說服力!!! 其實明知那留言冊寫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內容, 每次還是忍不住去翻一下. 有時會覺得那留言冊其實是一種塗鴉牆的表親!
瑪妮2011-11-26 05:33:20 回應
謝謝台媽的解釋

甘尼太太2011-11-24 20:16:12 回應
參觀美術有這麼多政治感想?!    中文使用者真令人感到文不對題!
Sop2011-11-25 06:21:26 回覆
哈哈哈哈, 我這個天生政治冷感的旁觀者, 看到這種東西, 只想大笑. 文明是一條很遠很遠的路啊!
你說政治感想是給這些人面子, 感想應該是思想後的產物. 這些不過都是些重複他人的口號那來的思想? 

甘尼太太2011-11-24 20:13:24 回應
那些畫家把不同季節開花的花卉放在一起,可能是「買一送一」,買春天送夏天或買三月送到四月五月之類的!或是表示原主人真的是經商的。船隊剛從哪裡回到母港。母港阿姆斯特丹的鬱金香才正在開,半個月前行經的地方已經開到康乃馨了。

attile2011-11-24 02:43:59 回應
非也非也,靠中國的是部份企業家,並不代表台灣經濟要靠中國
實 際上產業外移反而是近十年來台灣經濟成長趨緩的主因,當企業有了壓低人力成本的選擇,無形中就降低了產業升級的需求;GDP中有一項是國內投資,當國內投 資資金往中國流動時,就意味能用在台灣發展下一代產業的資金是減少的,那不單時技術優勢的流失還有人才、就業機會和內需。

當製造業外移,具消費力的台商台幹也往外移,哪來「內需」強化;高鐵 盈收虧損並非工程技術上的問題,而是交通部在90年代規劃之初,客源評估並未能算到這一個區塊;去年廣達尾牙宴的凸槌事件、連百貨公司內舉辦的婚宴都出現 冷菜,這都是服務業人才外流嚴重的指標,要是有人以為辦流水席只要炒一手好菜就能搞定那只顯示無知,單單上菜時間的拿捏調配就是項學問,更甭提食材保存, 不鬧出食物中毒就可以偸笑了…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117012/IssueID/20110116
坦白說馬政府這種交流思維只有政治考量,中國的低人力成本優勢不再,但要是產業西進趨緩,馬先生化獨漸統美夢豈非要放水流…,更何況你要這個中國黨的「兩岸」路線哪來票房。
此外請不拿「文革」或「共產黨」來當擋箭牌,這是不經思考的懶惰藉口;否則你如何解釋未經文革,反共反得震天價響的藍人其三K黨式黨國思維全然無異;承認吧,事情無關「文革」或「共產」,實際上壞的是「中國人」這咚咚

台媽2011-11-23 20:47:50 回應 親愛的瑪妮:
1.台灣經濟很多地方要靠中共,即便中共內部也有很多問題,但是中共不會放棄台灣的!
2.中台有很多部分是同文同種,但台灣的近代史這個部分,的確中共沒有參與!----它還沒有出現
3.不管有多少大陸妹妹嫁到台灣,或台灣妹妹嫁到大陸,如果台灣制度變了,會影響到台灣人的權力和摳摳,台灣的民眾鐵不會答應的。
4.目前中資的確進入臺灣了,經濟的侵略遠比政治厲害但不容易看出來,被大陸搞得亂七八糟的台商不計其數,結果會怎樣?不是我這種腦容量有限的人能搞清楚!
5.不過兩岸往來越頻繁,應該更清楚彼此吧!
6.離婚多年的夫妻,硬要他們 再續前緣,好像有點強人所難

瑪妮2011-11-23 09:01:17 回應
我想了很多天, 想不明白一件事---- 為什麼我們住在國外又享受民主制度的華人, 會希望讓台灣歸給大陸, 而且理由可以是 因為血濃於水, 因為同胞愛, 因為台灣的中國的一部份..... 連夫妻都會反目, 血濃於水真的可以當作台灣歸給共產黨管的理由嗎?
昨天和住海外的台灣朋友談話, 她說:" 就算統一, 共產黨也沒可能管台灣啊?" 奇怪, 為什麼你們可以這麼篤定? 我一直想, 到底我是錯過了哪個線索, 使我沒想通這個道理? 果真如此的話,  這些事我理都襰得理, 每天吟詩不挺好嗎?
可能天注定了, 人活著就該有許多待解決的難題, 不然人活著太無聊她說中國人本來就不適合民主制度的, 因為民主是骨子裏的東西." 這令我相當納悶, 難道這和妳上文說的"希臘民族性"是異曲同工的嗎?
可是怎麼出國的華人又能適應民主制度? ( 因為出來的華人不一樣嗎?)
我問她: " 妳為什麼這樣想?" 她說西方的民主源於宗教信仰, 是個內在的東西, 所以容易施行."( 她這樣想也許因為她是基督徒)
但我記得民主的形成是吵架吵來的, 討價還價慢慢累積的規則( 我好像是從妳的哪篇文章裏得到這個印象, 也可能是一本書裏), 可是她那麼肯定中共根本不會給你吵架的空間,  既然如此, 又為什麼會相信台灣就算給了中國, 中共也管不了台灣?.... 這是一個奇怪的邏輯
說了半天, 她覺得我看不起中國人, 我又被弄糊塗了..... 到底是誰在看不起中國人? 她說台灣的民主也不好啊? ( 我猜她是拿經濟 來比的), 台灣的民主是不夠好, 那不代表專制才是好的, 她說大陸人經過文革的痛苦, 那創傷一直都在, 台灣人不該因為自己沒有經歷過那種痛而批評別人..
一個小時後, 掛了線還在想這個問題, 那個邏輯似乎是在說------當一個被虐待的孩子因飽受折磨而必須處處委屈自己的時候, 我因為同情他, 也因為血濃於水的關係, 所以要陪著他進入他的家庭, 才能體會他受過的苦, 這是同胞愛, 是高貴的情操? 是這樣的嗎?
思索:  當我遇到一個因生長環境不利而性格扭曲的男人, 我同情他的遭遇, 我可以跟他做朋友, 但我不必嫁給他, 對嗎?  這算不算驕傲而自大的想法?
就像某位格友說了一堆中國人吃了多少苦, 說老外看了都很驚奇於中國縴夫的刻苦耐勞... 結論是" 所以饒了中國人吧 ! 批評什麼毒奶粉, 西方不也有其他污染嗎? " 說了半天, 那個結論的邏輯是--- 中國人很偉大, 中國人吃苦, 所以吃毒奶粉似乎也是吃苦的一種..
對不起, 離題了, 我跟她說完話後太迷惑了, 我在想, 我錯失的線索是什麼? 也許妳可以指出這中間的矛盾在哪裏?
Sop2011-11-23 19:32:52 回覆
看你半夜不睡覺, 寫了這麼長的一篇回應, 不認真的回一下有點過意不去. 可是寫了半天, 越寫越覺得你跟我都不應該在這人身上浪費時間. 查了一下字典, 同胞意指"同一國的人". 既然不是同一國的人, 就談不上甚麼同胞愛了. 要是英國人, 美國人, 澳洲人...都因血濃於水亂愛一氣, 那不是就世界大亂了嗎?
那些住在民主國家裡卻願意接受共產黨治理的人不是不了解共產黨就是不了解民主. "大陸人經過文革的痛苦, 那創傷一直都在, 台灣人不該因為自己沒有經歷過那種痛而批評別人." 這種文革之會發生證明人們在強權下不但會自求多福, 還會進一步喪失良知. 不是要批評, 實在是這種情況只可能發生在共產極權之下. 那時可真需要發揮一下同胞愛啊!!!!
唉, 世界上的人這麼多, 要是每個人都跟我們一樣聰明, 我們不是就不能跟人噴口水, 打對仗了嗎? 那生活多無聊啊!!!!

瑪妮2011-11-22 08:01:38 回應
這次去機場我一定會注意, 順便寫個愛國留言但我最常光顧的是場超市, 種類繁多, 帶點吃的回家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生日大餐


荷蘭人喜歡在過生日的時候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到家裡來熱鬧一番. 除了免不了的生日禮物外先請喝茶或咖啡配一塊蛋糕是慣例. 大夥兒一起唱生日歌哄鬧一陣後, 接下來的就是喝酒助興, 分組聊天. 熱鬧是熱鬧, 壽星卻須不斷的在客廳跟廚房間走動, 又是送茶點又是端酒, 確使所有的客人都能盡興. 總之, 名義上是大家來替你過生日, 實際上是你出錢出力提供大家一個互相交流, 增加感情的機會.

我個人從小也沒過過什麼生日, 也不覺得生日有何好慶祝的. 剛來荷蘭的時候, 每次參加別人的生日慶祝會時, 看到"壽星"忙得根本坐不下來, 也沒時間跟客人聊天, 不但完全無法了解荷蘭人為什麼要過生日, 還多多少少有點同情"壽星".  非常不以為然. 到了自己的生日時也會很不隨俗的刻意"忘記". 從來不請任何人到家裡來為我過生日. 在荷日久, 漸漸的體會了過生日的實質意義後, 雖然有點後悔自己不曾"為別人過過(自己的)生日", 但也已成了習慣. 生日總是淡淡的就過了.

現在孩子大了. 不由得我"假裝"忘記, 到時候他們就會來提醒我們. 生日已經成了一家人團聚的機會了.

那天兒子打來一通電話:  "下星期六你們到阿姆斯特丹來, 我們請你們吃飯!" 是啊! 看看自己的腰圍果然又增了一圈年輪!!

習慣性的, 我們先到他的公寓去坐坐. 孩子跟他們的Partner都已經到了. 我們寒暄一番後, 就在陽台上品著酒, 天南地北的聊了起來. 大家的生活都忙, 這種機會也是難得. 接近晚餐的時刻, 餐廳離這兒不遠, 我們決定用走的去. 就這樣邊走邊聊的約莫十幾二十分鐘

忽然, 女兒說從這裡開始他們要把我們的眼睛矇起來再繼續走. 今天是他們作東, 我們只能乖乖就範. 她從包包裡拿出兩塊很厚實的布條, 跟兒子一起把我們的眼睛給矇了起來. 然後就各牽一人的繼續在大街上走著. 我們像被綁票似的被帶進了餐廳. 脫下外衣, 交出皮包. 他們叫我們放心, 一切都很安全. 來帶路的侍者交談幾句後, 女兒牽著我的手說: "你跟著我走就沒錯." 都到了這種地步, 除了乖乖的聽話外還有什麼選擇? 小心翼翼一步一趨的好不容易""到了我們的位子, 坐了下來.

"現在可以把布條揭開了嗎?"  "當然可以! ! 我來幫你拿掉."

哈哈哈哈! 我忍不住大笑! 原來揭不揭都一樣. 我從來沒看過這麼黑的地方! "你們絞盡心思, 搞了半天, 得到的結果竟然跟我們一樣!!哈哈哈哈!" 原來這是個由盲人導航的餐廳. 除了進門處的接待跟廚房工作人員以外, 所有的侍者都是盲人. 經過兩道厚厚的黑絨布簾進入餐廳後, 裡頭一片漆黑, 不透一絲微光. 一切都要靠盲人侍者帶領. 因失去了視覺, 他們的聽覺, 嗅覺, 味覺, 觸覺都比一般人發達. 在這漆黑的環境裡, 只有他們才"看得見"!! 

這個小隔間裡只有我們六個人. 中間是一張長方形的桌子, 一邊三個人對坐著. ""起來, ,,餐巾, 一切都跟一般餐廳沒兩樣. 只是還很不習慣這裡絕對的烏漆嘛黑, 有人開始覺得不安, 有點頭暈. 坐定後才能慢慢的適應. "你們現在是睜著眼睛還是閉著眼睛?" "睜著!" 哈! 睜著眼睛的也不過都是睜眼瞎子, 跟閉著沒兩樣!!  侍者進來問我們要先喝點什麼? 可樂, 冰茶, , .... ? 要有氣泡的或是普通水? 白酒? 要乾的(不甜)? 半甜的? 甜的? 還是氣泡酒? Cabernet Sauvignon? Chardonnay? Pinot Noir還是Merlot?......他像機關槍似的一口氣說了一大串飲料的種類, 然後一個個的問我們要點什麼. 我們的"訂單"他不能用寫的, 完全靠記憶. 他說: "我叫湯姆, 你們有任何需要只要喊我的名字就可以了." 然後就離開了. 大夥兒非常興奮, 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的感受.

不久湯姆回來了, 他將我們點的飲料一一送到每個人的手裡後就又回廚房了. 再來的時候, 帶來了我們的開胃前菜. "摸起來是個小碟子, 上有個迷你小碗. 我們決定用小湯匙吃. 只知道是一種糊狀的小點心. 有人說是鵝肝醬, 有人說是熏魚醬...發現自己從來沒這麼專注的吃過東西.
湯姆毫不含糊的將碟碗收乾淨. 又添了一次飲料後, 就送來主菜. 他手腳靈活, 拿捏得很準. 我們除了看不見他外, 不論是收盤子或是放餐具, 他都很有把握的一次搞定. 一面還幽默的跟我們說笑, 讓人忘了是在跟一個盲人講話, 氣氛非常輕鬆. 老實說, 現在我們都成了盲人. 而湯姆則是唯一"看得見"的人.

主菜是裝在一個大盤子裡. 大概有十幾樣不同的食物, 花樣可真不少. 有人開始不顧形象的偷偷的用手吃了起來. 猜謎大會也正式開始了. 是牛肉? 野味? 是鹿肉還是野豬?.... 有胡蘿蔔, 番茄, 黃瓜, 蘆筍, 生菜, 花椰菜, 海蓬子.......好像在競爭什麼似的, 大夥兒紛紛的搶著說自己嚐到的東西. 味蕾發達的人猜得快, 猜得準, 但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接下來是甜點. 餐盤上有五,六個小容器. 裡面有各種冰淇淋, 慕斯甜品, 生奶油(whipped cream).......天哪! 連這道點心都有人用手指挖著吃. 還說用手吃, 味道更好!!

最後我們點了咖啡, 結束了這頓摸黑大餐.

我們手拉手跟著湯姆走出黑色的幕簾, 重見光明. 好奇怪的感覺啊!!! 我們被帶到前方的休息室. 有位服務員過來跟我們說明我們到底吃了哪些東西. 談談我們的經驗. 這是一個不講究優雅, 也沒有Table manner 的餐廳. 我們開始用手"看東西", 嗅覺, 味覺一時也都被喚醒. 可是那份鵝肝醬是熏魚醬的開胃前菜其實只是熏胡蘿蔔泥; 而鹿肉還是野豬的主菜原來是薰跟烤的鴨肉. 讓服務生感到非常驚訝的是除此之外, 竟然大致都被我們猜到了. 這令人難忘的生日大餐真是名副其實的讓人回味無窮!!!!

第二天我那寶貝的另一半竟出人意料之外的寄給每個人一張當晚的紀念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hillo2011-11-06 19:53:12 回應
可以祝妳福如北海,壽就沒辦法了,因為妳那根本沒山哪。哈哈哈哈哈 三天前,又在妳家門口站了一會兒。那天阿姆斯特丹大霧。。。
Sop2011-11-10 06:33:57 回覆
你要有點耐心, 兩個月前荷蘭已經有一批人瘋瘋癲癲的在討論要在荷蘭"堆"一座2000公尺高的. 荷蘭人在杜拜噴砂噴出一個棕櫚島, 在香港的海裏填了一個飛機場....他們早以為自己是Creator了。屆時你就可以祝我壽比荷蘭山啦!!!

不越矩的老巫婆2011-11-02 20:55:53 回應
這個餐廳和用餐過程,   被你形容得好有趣又優雅.    你們家孩子還真用心.    嗨老友        祝你福如東海  !
Sop2011-11-10 06:55:41 回覆
不止是有趣又優雅, 它的中旨才更讓人羨慕. 在荷蘭有身心障礙的人可以得到的"平等"人權, 常常是超乎我們敢期望的程度. 像是BNN電視台的創立人Bart de Graaf是個侏儒, 現在The Voice of Holland 的裁判之一也是有名的歌星Van Velzen 也是侏儒. 時事講評, 節目主持人跟單口相聲的演員Vincent Bijlo是盲人; 電視節目Lingo 的主持人Lucille Werner 不良於行..... 可是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給人的感覺完全跟常人一樣. 誰也不覺得他們跟自己不一樣.
在台北的街上, 別說盲人自己不可能自由行動, 我推家母出去散步時, 除了有些階梯上不去, 商店進不得外, 還要在街上跟汽車爭路. 想想真是無奈!

家宇(Rachel)2011-10-21 10:28:45 回應
好特別的生日聚餐
祝福滿滿 事事順遂
Sop2011-11-10 07:49:02 回覆
謝謝你的祝福!

飛天小音2011-10-20 15:04:21 回應
加了手指的調味,相信一定是美味加倍~
小音2012插畫年曆,邀Sop來瞧瞧唷!
Sop2011-11-10 07:54:48 回覆
用手指吃飯就是用五根筷子吃飯的意思. 我在印度時還入境隨俗的跟著用手抓飯吃, 在這裡沒人看反而覺得有點太原始了! 哈哈哈哈哈
你的插畫年曆真是可愛. 想來你從製作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樂趣. 真是恭喜你了!

IRIS2011-10-20 09:18:19 回應
真是有趣和叫人一生難忘的生日大餐呀
Sop2011-11-10 07:59:02 回覆
真是終生難忘. 很有趣喲!

cursor2011-10-18 20:05:08 回應
很值得我們反省.
這才是對盲人有同理心的平等,而不是把盲人"當人看"的假平等.

Sop2011-11-10 07:48:19 回覆
真的, 這裡有個專門訓練盲人或視力不良的人學習工作能力的機構. 這些人也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讓公司為他們安排合適的工作環境. 我見過一個電話的接線員用特殊的鍵盤跟電腦操作, 可以轉接, 可以留言... 打電話到公司來的人根本聽不出來這位Receptionist 是個全盲. 我跟她聊天後, 知道她有個正常的家跟一個女兒. 家務事的分配除了有些特別設備外跟常人並無兩樣. 真的很感動.

LILI2011-10-12 14:54:42 回應
很難想像看不見怎能拿準食物. 可能要塞到嘴巴裡都會碰到臉頰,
這個經驗, 一定很特別,
Sop2011-10-13 06:11:02 回覆
這種經驗自己可以創造. 作好飯, 把燈都關了. 必要時用厚布簾將光遮住, 然後請家人摸黑就位, 你(的家人)就可以有同樣的經驗了.

喵嗚2011-10-08 16:46:02 回應
好有趣ㄉ餐廳!
Sop2011-10-13 06:04:38 回覆
真的很有趣, 好在吃的是西餐, 如果吃的是中餐, 等客人離開開燈後的景像, 一定不堪入目! 那時就要明眼人來收拾了

甘尼太太2011-10-08 08:23:17 回應
這太有意思,也太有趣了!
令人超級想去體驗!
Sop2011-10-13 05:58:34 回覆
最早的"黑餐廳"是1999年設在瑞士的蘇黎世, 是專為盲人創造就業機會而設. 自從2005年在巴塞爾開了第二家後, 在阿姆斯特丹, 柏林, 倫敦, 巴黎, 好萊塢, 雪梨, 維也納也陸續開了這種餐廳.
"黑餐廳" 的概念曾經得過很多獎, 包括在倫敦的the Institute for Social Innovations 的 Social Innovations Award.
有機會真的應該去體驗一下.

Nobody2011-10-08 06:03:43 回應
Gefeliciteerd Met Jouw Verjaardag!
Sop2011-10-13 05:37:05 回覆
Anyday when I am in the right mood I want to celebrate my birthday.

Sop2011-10-07 22:58:52 回應
哈哈哈哈, 台媽: 我這個人後知後覺, 被你暗射了一箭還不自知!!!

台媽2011-10-07 21:51:36 回應
原來您的味覺、嗅覺、觸覺都還健全,可喜可賀啊!
Sop2011-10-07 22:41:39 回覆
我什麼時候透露過我不大健全的視覺跟聽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