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詩情畫意的日內瓦湖畔, 遊湖當然是免不了的活動. 為了避免路上交通的擁擠, C 建議從附近小鎮撘火車到洛桑 Lausanne, 再從那裡搭觀光遊艇到蒙特勒(Montreux).
洛桑位於日內瓦湖北邊湖畔, 面對法屬阿爾卑斯山. 在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羅馬時代, 就曾是重要軍隊駐營的地方, 現在則是一個經濟文化中心, 國際奧委會等的總部所在地. 從這裡有開往法國, 德國, 義大利的特快車, 是國際交通中樞.
從火車站出來不遠, 就到了日內瓦湖畔.
今天遊客非常多, 賣票的服務不理想. C 忍不住一直抱怨. 日內瓦湖南面有三分之二是屬於法國的. 自從遊艇公司跟法國合作經營以後, 一切都變差了. 我們開他玩笑說, 這一定是 “Franse slag”. 註一 喝過咖啡後, 看到遠處雅致的遊艇漸漸的駛近.
遊客很快的魚貫上船, 各自找個舒適的位子坐了下來.
不一會兒, 我們的遊艇旅程就開始了. 可惜因為時間的關係, 今天經過的各個有名的遊覽聖地, 我們都將連說”xxx來此一遊”的機會都沒有.
剛說完 Hallo, Lausanne! 馬上就要說 Good bye, Lausanne!
船開出已經好幾分鐘了, 還可以看到不少的建築, 看得出洛桑是個大城.
座落其間的房子受到地勢的影響, 常常聚落在一起. 還有一種似乎是專門為這種坡地設計的階梯建築. 這種建築我們後來還看到好幾次. 它的特色是: 下頭房子的屋頂是上頭房子的陽台.
途中停的站還真不少. 沿路上, 不斷的有乘客上船.
山坡上, 水源豐富, 陽光灑照, 適合農作物的生長. 羅馬時代這裡就已經被開發種植農作物了. 十三世紀的神職人員更進一步的將坡地整理成梯田, 種植葡萄跟麥類等糧食. 後來才漸漸的從教會跟貴族手裡轉讓給一般農民. 而現在清一色的葡萄園是在二十世紀的時候. 為了避免各種農作物病害, 才逐漸轉型的. 註二
這裡沒有沙灘, 可是卻看到好幾個湖邊公園. 至少這裡靠水, 應該也有避暑的功能!
雖然在偌大的湖邊修建游泳池看起來有點荒唐, 可是日內瓦湖的湖水是來自高山融雪, 實在太冰冷了, 不適合游泳.
看到在不同高度的山坡上, 有來來往往的火車, 讓我聯想起 Märklin 的模擬小火車. 註三
註一:
"Franse slag”是十七, 八世紀時, 荷蘭人譏笑法國人做事馬馬虎虎的用語.註二:
歐洲人吃飯時總少不了紅, 白葡萄酒, 我們將英文裡的 vintage 或荷文裡的 Wijngaard 翻譯成葡萄園, 實在是因為文化不同, 翻成酒園反而奇怪難解. 有時我也會懷疑, 到底葡萄酒算不算在糧食生產的範圍內?
註三:
從前歐洲的男孩子喜歡在閣樓上玩的有山有隧道的 Marklín 的火車模型. 裝火車的盒子上畫的常常就是這種景象.
Nobody 於 2009-06-09 17:56:02 回應
Vineyard 可以說是葡萄園﹐也有人稱為酒莊﹐要不然﹐稱作葡萄酒莊似乎也行。
廣義地說﹐為什麼不能算是糧食生產的範圍呢﹖
不過一般的政策和統計調查糧食生產會側重在主食上﹐
葡萄生鮮消耗和釀酒又是不同的分類,後者是民生必需品﹐這是無庸置疑的啦﹗
Sop 於 2009-06-09 19:04:30 回覆
葡萄酒莊似乎是個理想的翻譯. 不過看酒在歐洲歷史上的重要性跟他們巨大的消費額, 酒莊 / 葡萄園的不斷開發, 其重要性比起主食似乎毫不遜色. 在這兒, 你說它是民生必需品, 我還真相信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