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自掃門前雪


那時我剛上大學,不知天高地厚的決定將家裡的腳踏車從中壢騎到學校。只記得那天我一大早就出門,至於路上所見所聞早已忘得一乾二淨,唯獨桃園到泰山間蜿蜒山 間的路段讓我終身難忘。左依山,右臨圳及山谷,在那新拓的大馬路上,除了一輛輛的車從身邊開過,這世上就好像只有我一人。害我一時興奮過度,一個不小心, 連車帶人栽入路邊大圳裡。也不知過了多久,因為一陣劇烈的心痛,猛然驚醒。睜開眼才發現自己躺在大圳裡。好在此時大圳裡沒什麼水。我掙扎的站了起來,將腳 踏車扛出比人還高的大圳岸後,再想辦法爬出大圳,繼續行程。到了宿舍後,若無其事的睡了一大覺,也沒跟誰提起過這事。只是偶爾想起,還是會懷疑為什麼當時 一輛輛車呼嘯而過,卻沒人看到我掉進大圳裡?到底,在這種路上騎腳踏車不管怎樣,應該也很引人注意才對啊!?

說起來也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我在桃園醫院附近路邊等人的時候,看著路上私人轎車,貨車,摩托車互不相讓,忽左忽右的向前竄去,看得出奇。忽然有輛摩托車被 後來的轎車撞倒,摩托車騎士連車滑出,躺在大馬路的中央。我驚訝地發現,除了速度減緩以外,所有的車輛都繞過躺在路上的騎士魚貫而過。我驚慌失色的大喊為什麼沒人停下來救他!有人告訴我他們怕自己被連累。。。。

有一天,家母不慎在大哥工廠大門口前路上滑倒。我急忙跑過去扶她起來。無意間看到有輛正駛進小巷來工廠載貨的小貨車。駕駛見狀急急忙忙的倒車,退出小巷。過了好一陣子,才又重新開來工廠。我當時雖然沒說什麼,心裡卻有數。(難過)

事隔多年,不知道台灣現在的社會責任,愛心與風氣如何?看到紐約時報中文網裡的一篇社論,感慨萬分。各人自掃門前雪時,是不是也想到自己也可能有沒能力掃淨自己門前雪,需要他人協助的時候?



外國人在中國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冷漠?

潘亞當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2013年01月06日

元旦前夜,我與一幫朋友去三里屯參加一個聚會。正當我們歡快地享受著新年前夜的美好時刻時,一件突如其來的事情讓我們的笑聲戛然而止。

我與我的美國哥兒們傑克走在其他朋友前面100米左右。我倆最先看到大概二、三十個人聚集在路邊,獃獃地看著什麼。一米九三的我踮起腳尖想看個究竟,發現地上躺著一個正在抽搐的年輕姑娘,她全身顫動,頭隨著身體的抖動而不斷撞擊水泥地面。離她最近的人與她只有大概兩米的距離,然而沒有一個人主動伸出手來幫助她--大家完全沒有行動。根據她周圍旁觀者人數估算,這個女孩應該已經躺在地上至少一分多鐘。

我與傑克脫口而出:“醫生!醫生!”但無人回應,人們都沉默地看著我們。我15歲時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游泳池救生員。我想起了當年救生課上學到的做法,趕緊蹲在她身邊,保護她的頭部,跟傑克一起讓她側身--當時她嘴裡已經冒出了一層白沫,平躺的話很容易造成窒息。那時,我們其他的朋友也過來了,大家開始拚命地到處尋找醫生,也有人撥打了110。

這位姑娘的痙攣完全控制不住,這使我非常緊張。我注意到她右眼上有一個巨大的、新鮮的腫包。我因此猜測她應該是走路時不慎摔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撞傷了頭而引發了抽搐。過了大概五分鐘,我的朋友湯姆帶著一位中國醫生跑回現場。因為堵車,救護車在30多分鐘後才到達,在這位中國醫生的陪同下,姑娘在昏迷的狀態中被送往醫院。(醫生前幾天聯繫我們說姑娘已經恢復了正常,身體應該不會有長期影響。)

在我的朋友們慢慢恢復平靜時,我的心裡卻充滿了很多令我不安、難過甚至絕望的想法。首先,據我們看到的情況,在我們到場前沒有一個人主動地撥打110,也沒有人想伸手幫助這位女孩。如果他們不知道怎麼救護的話,還是可以蹲下,盡量與她說話,用自己的手或外衣來保護姑娘脆弱的頭部。再者,在我與傑克到場的時候,還有旁觀者用手機拍她抽搐的狀態。在我蹲下幫她的時候,還有一位旁觀者開始用開著閃光燈的手機來拍我們,當時我恨不得立馬搶過他的手機扔在路上。最後,當姑娘稍微恢復了平靜但救護車還沒來的時候,我們試著打車但卻被三個司機冷漠地拒載。我與傑克在路邊支撐著一個昏迷著的、處於生命危險中的女孩,而路過的司機卻一個一個地開走了。終於有一輛的士願意送她到醫院,但那時我們已經聽到了救護車的鳴笛聲,就決定再等一等救護車。

這件事不免讓我想起魯迅在《藤野先生》里講述的一個場景。在日本留學時,魯迅上課跟同學看了一部片子,裡面顯示出了當時中國人的冷漠。在同胞被日本人砍頭的時候,其他的中國人只是冷漠的旁觀者。(“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裡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這刺痛了魯迅:那些中國人怎麼能那麼冷漠、無情無義?為什麼不能團結,在同胞遇到威脅時願意互助?

不管是北京、紐約還是無數其他的大都市,在現代大城市裡,我覺得人們不得不互相照顧——城市裡有太多需要躲避的危險。如果我們不願意幫助他人的話,城市將會變成一個空虛、冰冷、沒有安全感的地方。

當時袖手旁觀的人們也許以為他們對此沒有義務,但我,相信還有其他許許多多中國人,都不以為然。我們必須承擔救助的責任。那個姑娘遭到的災禍是無法預料的,它也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設身處地地想像一下:當一個人一邊發短訊,一邊走路時,可能突然在冰上滑倒,結果頭撞到地上,無助地在路邊顫抖,頭不斷地碰擊水泥地面。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或者我的朋友身上,我希望周圍的人會伸出援手,盡量地幫助我。但那晚先到場的人不僅沒有出手相助,還隨便拍照,這讓我完全無法理解。

此事發生之後,我的很多中國朋友都試圖用“南京彭宇案”來解釋旁觀者的做法。彭宇案指的是2006年在南京發生的一樁很有爭議性的法院判決。南京市民彭宇扶起了一位跌倒的老太太,並陪她前往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表明這位叫徐壽蘭的老太太股骨頭骨折,需要進行人造股骨頭置換手術。徐壽蘭隨即說是彭宇撞了他,並向彭宇索賠醫療費。彭宇認為自己是助人為樂,不是肇事者,因此拒絕了老人的要求。在各種調解失敗後,徐老太決定提起訴訟。2007年9月5日,法官作出一審判決,稱“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據社會情理,在老太太的家人到達後,其完全可以說明事實經過並讓老太太的家人將她送到醫院,然後自行離開。但彭宇未作此等選擇,他的行為顯然與情理相悖。”

我的很多中國朋友都告訴我,在中國人的眼裡,彭宇案,開創了一個新的法律先例:在陌生人遇到困難時,不應該介入幫忙,否則你的“行為顯然與情理相悖”。2011年佛山2歲女童小悅悅在先後被兩輛車碾壓後,有18個行人路過而無動於衷,直到一位撿垃圾的阿姨向她伸出援手。當時有媒體分析此事也是受到了彭宇案的影響。

可是,在我眼裡這個判決不可能是造成此現象的全部原因;南京法官的判決結果恰恰可以證明人們對於冷漠已經是習以為常的,要不然他不會覺得彭宇的行為與“情理相悖”。這個判決當然有嚴重的問題,但不能全部怪它。

南京法官開創的先例真的足以讓人們不再願意幫助其他人嗎?我不以為然。也許彭宇案的先例會讓人因為害怕法律懲罰而逃避道德責任,不過,這種視而不見的行為在我們內心的道德法庭真的能夠逃避審判嗎?按照中國儒家思想的性善論,這種現象才是真正與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相悖”的。

在我看來,我們對其他人道德上的義務遠遠高於法律所規定的責任。在西方國家,我們習慣用元旦前夜來許下新年的願望。雖然我們一般不願透露我們的新年願望,但我估計你們都能猜到我的。

潘亞當(Adam Century)來自紐約,目前作為美國富布賴特(Fulbright)獎學金學員在北京生活。




attile 於 2013-01-20 10:34:52 回應
警察一腳把一位挑擔賣柳丁的老婦的擔子踢翻,這和執法態度有關,當時是強國家弱社會,政府心態是管理,和西方國家公務員差別天差地遠。
台灣民主化後早期改變是警方受理案件必需開立三聯單,我剛出來工作時有一回弄丟皮夾和身份證,去派出所備案,第二天有人撿到送回服務處,我去銷案時,員警的反應是沒登記…,也就是前一天承辦的員警吃案…,
當年我對這些事是聽多了,反正沒事就好,也沒追究;但隨各種申訴管道的出現,公務員跟警察對民眾的態度也開始轉變,這是我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體 驗;今天若警察踢翻小販的擔子,恐難逃執法過當的指責,我想壹周刋會很喜歡這個題材…,這是解除報禁後的好處,Youtube出現後又出現另一種型式…
但自黨國之子上台後,警察的態度也在改變中,像大埔農地事件、文林苑都更事件,警察扮演的角色真的很有意思,警察是一份工作,但「工作」中的氛維卻能影響「人」,這可慢慢觀察。

attile 於 2013-01-20 00:25:08 回應
以前台灣社會比現在更沒愛心,這幾乎是必然的
要民眾能見義勇為必需建立在人的互信上,在有政治有戒嚴,學校有人二室的時代,人既便不猜忌,又豈能不互相提防;互信根本無從產生,在台灣有白色恐怖的時代,影響的可不只是政治冷感,還包括教育和人的心理面……

Sop 於 2013-01-20 05:16:14 回覆
從沒這麼想過,不過你說的好像很有道理。這也讓我想起那時的官僚氣息似乎也很盛行。老百姓可能也有很多怒 氣跟無奈。三十幾年前離台的前一天,在中壢的一個十字路口上,看到取締流動小販的警察一腳把一位挑擔賣柳丁的老婦的擔子踢翻,柳丁滿街滾的情景,我一輩子 都忘不了。現在的公務員跟警察都比以前有禮貌跟愛民得多。這是不是表示這個社會還會越來越有互信跟愛心?!!!

瑪妮 於 2013-01-19 07:16:00 回應
我相信以前台灣社 會比現在更沒愛心(就妳說的那些事情來看),以前的人比較殘忍是因為他們生活在相對更不平等的社會,大部份人活得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沒被公平對待而對社 會不信任並,更有些人是憤世嫉俗,在這種環境裏, 人與他人是敵對的,互相猜忌,暗中較量,所以很難對人同理,對別人的痛苦漠然甚至幸災樂禍,才有這種圍觀的現象
妳問:"會不會是國家大了,傳出來的醜聞自然也多?"那當然是, 但對於圍觀受難的人而不救助,就不能簡化為歸因於國家太大
比如: 人為了尋仇或精神有問題槍殺了某人,在全世界都會發生,美國多幾倍,不足為奇,因為沒有槍枝管制,但是去學校對兒童掃射的行為若比例偏高,我們就不能單純歸因於"美國國家大",這個社會可能出了什麼問題
同樣的,強姦案在全世界都會發生,中國多幾倍, 不足為奇,但"當小女孩被強姦時, 40 位男人圍觀"這事,我們不能用國家人口大小的比例簡化,為什麼40 個大男人無動於衷? 他們沒有母親姐妹或女兒孫女嗎?小孩溺水, 百人圍觀; 兩三小女孩被車輾過,十幾位路人從旁繞道走過, 沒有人停下來,錄影顯示,這些人像看一隻受傷的小貓小狗,只好奇看一眼,沒有人前去扶助,所以被後面的來車再輾了第二次,這明顯是一個生病的社會,所以對 旁人的痛苦麻木至此
不被善待的人,內心冷漠,所以也不會同情別人,那是社會疾病

Sop 於 2013-01-19 07:59:04 回覆
我以前在南部工作的那兩年真的留下太多不好的記憶。那時有時會懷疑:人之初,性真的本善嗎?不過那時的主 管處理人事的方法就是"狠"跟"無情"。不知道這是不是也感染了整個大環境。有時會想,假使真的因為壞榜樣,所以人與人間才如此無情;那反過來不是也應該 可以移風易俗,讓這個社會充滿了愛? 中國可能除了傳統的自善其身外,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鬥爭可能更加強了人與人間的不信任。1980年,家母回老家探親,回台後,輕描淡寫的說些事情,不過我可 以感受到她對自己家人互相間的謹慎與不信任一直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那種不安全感,隨時要防衛別人,保護自己的想法,可能也是他們動不動就擺出要吵架或打架 的架勢的原因。上世紀九零年代,剛開始有中國人湧入阿姆斯特丹的時候,我還真在大街上看過幾次他們忽然出手打起來的街景。華裔聚會時,也會忽然發生很兇 狠,嚴肅的口角。這一代的都市年輕人應該會好些罷?! 假使真的可以移風易俗,政府,媒體,社會就有很多可以發揮的空間了! 是不是也可以成立一些慈善機構,辦些慈善事業啊?:)

瑪妮 於 2013-01-18 16:06:15 回應
公園裏的那事是當地人對這些"合法的流氓"(大陸朋友的對他們的稱呼)都忍無可忍
中國的朋友自己都會說他不跟中國人交往, 以示自己不同流合污

Sop 於 2013-01-19 08:15:35 回覆
在很多方面,中國都還處在一個"摸索,嘗試"的階段。我也認識過一個來自中國,剛避過文化大革命洗禮的朋 友。居然會在荷蘭反對(其他的)外國人,說起話來像極極右派的荷蘭人,找不到自己的立場,也怕跟中國人交往。可能也是要藉此提高自己的身份罷!?不過也有 人跟我們差不多。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會誤以為她也是來自臺灣呢!(這麼說是不是有自以為比人高一等的嫌疑啊?:))

瑪妮 於 2013-01-17 15:56:01 回應
James, 你說的是台灣啊! 大家都說台灣年輕人是草莓族, 我不這麼想,比起中國, 台灣是很有愛心的社會

Sop 於 2013-01-18 10:27:30 回覆
比起中國,台灣是很有愛心的社會!耐人尋味啊!!
太陽王路易十四 於 2013-01-17 11:07:16 回應
我住臺北的母親,去年在一個人下雨天在騎樓一邊走一邊找地址,路不平踩了空,摔了一跤。
正在飲食店裏正在吃飯一群高中模樣的年輕人立刻全部都跑了出來幫忙
有的扶她起來,有的把散落一地的雜物收回袋子裏,然後攙扶著她到店裏坐下
待我母親感覺稍好,她說應該沒礙事
這群年輕人才放了心,還幫她叫了計程車回家

好人,還是有的。

Sop 於 2013-01-17 17:19:14 回覆
很高興看到你的回應。事實上,不管我在這部落格裡寫的是什麼,我也怎麼樣都跳不過我個人的經驗或認知。常會偷偷的希望會有人上來"糾正"我,至少可以平衡一下我的一面之詞。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對事情的看法也不會都一樣。也許是我的運氣不好,遇到太多負面的事 情。對有些事情的看法不能樂觀,雖然寫出來,乍看有點悲觀,可是我真的很希望能引起很多人上來說一點像你這種回應。我自己搭捷運時,也常會看到很有禮貌讓 座的人,有時也會有很讓人感動的情景發生。:)

瑪妮 於 2013-01-14 20:29:32 回應

幾年前不是也發生 一件駭人聽聞的事, 一名女孩在電玩店或網咖,眾目睽睽下,公然被強姦(或輪暴?我不記得了),網咖裏所有人只圍觀,沒有人制止;女孩在公厠被人強奸, 也只引來40 人袖手圍觀,圍觀似乎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不是自家門前的雪, 你掃它還可能自己滑倒呢!到時也沒人同情你, 誰讓你做事有悖常理!

Sop 於 2013-01-18 10:43:25 回覆
會不會是國家大了,傳出來的醜聞自然也多。我自己在北京的時候,曾有看過眾人見義勇為的經驗!:) 有一天我在某一公園裡照相,路邊三個警察搖著手想要阻止我照相,突然從我後方站出一位老先生指著警察大吼:"這裡是公共場所,誰說不可以照相?不要以為你 們是警察就愛說什麼就說什麼!你們也要守法!。。。。"我看他年紀這麼大,氣得面紅耳赤的,有點為他擔心。就半推半拉的把他帶走,一路哄他,直到遠去。再 回頭走回我原來的路上時,驚訝地發現那三個年輕警察很可憐的被十幾個路人包圍,好幾個人一起指著他們罵!!我匆匆的離開現場,心裡一直想笑!

瑪妮 於 2013-01-14 19:56:34 回應
則故事雖然與自掃門前雪無關,但它說明一件事實, 就是--如果沒有利益的事, 一般人是不會去做的,一年前不也有幾件這種新聞,河裏有孩子溺水, 百人圍觀,沒人願意去救,為什麼? 怕沒救活反遭家屬控告
另有一件印象清淅的是, 一個孩子在堤壩溺水, 另外一小孩跑到村子尋求大人們的幫助郤遭拒,理由是大人們要先拿到錢才肯去救,沒有利益的事, 誰願意?後來孩子溺死了,算他運氣不好
這跟制度有關或跟道德有關?一個社會的冷漠無情與什麼最相關?

瑪妮 於 2013-01-14 17:26:08 回應
一個外地貨車,運的是某種食用油(大概是吧,我 是聽說的),行至到該鄉村的崎嶇道路時,因為路面不平,翻了車,貨袋破了,黃油流了出來。司機急的是團團轉,不知如何是好,這時,該地的村民們出現了,一 個、兩個、三個、四個……越來越多,司機心想:這下有救了,有人幫忙來了!誰知這些村民們個個拿著袋子,並不是來救援,竟然是衝上前裝油,一袋、兩袋…… 裝得滿滿,喜滋滋地拎回家去!司機驚得目瞪口呆,卻又無可奈何,攔不住,而村民們更加有恃無恐,甚至去扯那些本沒有破的貨運袋子,把完好的口袋全撕破了, 汩汩的油流出來,不長時間,一整車的貨就分到了這些村民手中,他們一個個喜形於色,仿佛白白撿了天大的便宜,卻把那司機氣煞得是怒火朝天, 卻無計可施。
 
貨運車不是一輛,後面跟著來的司機們全都怒了,聯合起來找當地政府,要求賠償,懲罰那些“刁民”。政府倒是挺重視,派人前來處理,可村民們不答應,死活 不肯把黃油還給司機,雙方發生衝突,有人員損傷。鬧到後來,村民們不肯善罷甘休,大罵政府是吃裡扒外的東西,向著外地人,要求政府必須對村民們賠償精神、 損傷。於是乎,這件令人無奈而兩邊不是人的事件,最終還是讓當地政府做出讓步,對兩方都進行安慰,自己掏腰包補償雙方,才得以消停

Sop 於 2013-01-14 18:58:23 回覆
隱隱約約的,好像我也看過這段新聞。詳細的情形已經不記得了,可是這種不論是非,"胳臂總是要往裡彎"的 情形,已經見怪不怪了,就沒特別記住。好在社會上還是有有良知的人,只要這些人存在,社會還是會有抗衡的能力。對管仲說的:"衣食足而知榮辱"我一直不以 為然。可是卻一直被用來做不知榮辱的藉口。等著看罷!中國人越來越有錢了,社會是非正義會不會也多起來?(哈哈哈哈哈,這麼說來,衣食足後,就沒有貪官污 吏了!老管說的還是有問題!!??)

台媽 於 2013-01-09 21:33:41 回應
雖自掃門前雪,仍會打電話找人來幫忙的,不會這麼冷漠。

Sop 於 2013-01-13 20:53:47 回覆
雖然我有很多負面的經驗,其實我也看過很多願意付出,幫助他人的人。只是一般人比較擔心自己會受傷。這幾 天看到伊能靜在微博為大陸南方周末雜誌編者新年致辭的被調包重寫伸張正義,看得我好是興奮。今天連我們這裡的媒體都提到台灣抗議媒體被親中媒體壟斷的消 息。。。我想只要這個社會上還有愛心與正義感的存在,我們就不用太擔心了。

台媽 於 2013-01-09 21:25:43 回應
經驗及歷史不斷地催眠我們,不能熱血,要自掃門前雪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