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在“ 淺談 荷蘭的教育制度” 裡曾提到:雖然不是硬性規定,每年的二月初,大部分荷蘭小學的畢業生都會參加一項有點像是畢業考的 “Citotoets” 的測驗。這個成績加上學校老師的評價推薦,會被用來做中學程度分發的根據。
前 陣子,荷蘭的現任教育部長根據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原則,提議這測驗將改為全國一致性的,而且要將各校測驗結果予以公佈,讓國人對各學校的教學成績有個清楚 的比較。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心裡莫名其妙的有點緊張,因為這會窄化教育的目的。近年來受到美國的影響,很多原來有很多優點的荷蘭特色都在不知不覺中消 失了。好在,在第二議院的激烈討論後表决的結果是:每個學校都要舉辦此類的測驗,但可以 Cito 以外的測驗取代。更重要的是:這個測驗改在五,六月份,在負責老師根據孩子的天份跟日常表現作的 "學校建議" 確定後才舉行。使孩子的前途不至於決定於一時的成績,也使這測驗只剩參考性的價值。
多年以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調查連續顯示:荷蘭的年輕孩子是世界上最為幸福的孩子。
荷蘭人避免競爭,提倡包容跟合作。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讓身心都能得到健全的發展。這些孩子的幸福感不是沒有原因的。
您可能會想:沒有競爭( 比較),怎麼會有進步的動力呢?仔細觀察後,您就會發現荷蘭人不但有競爭,競爭的花樣還真是五花八門。
在 荷蘭有家叫 Elsevier 的出版社。每年都會在他們的周刊裡作荷蘭中學跟大學的比較。就拿中學來說。比較內容包括學校大小,中途退學,留級,順利拿到畢業證書的學生比例,全國性考 試成績,督查評價。。等等。使學生在家附近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它的目的不過是警惕學校,不可鬆懈罷了。
記得大約三十年前,連結愛 瑟湖兩岸剛開放的湖堤公路(?)上幾乎每個禮拜都有車禍發生。可是,曾幾何時這些都已成記憶,交通安全的改善是行政重點之一。每年四月到六月之間,荷蘭中 央統計局(CBS)就會公布前一年交通事故的詳細資料,並與過去幾年做比較。交通部長對交通安全的改善每年都要向第二議院負責,交代清楚。過去這些年,荷 蘭的高速公路不但局部拓寬,路面也有很多改鋪透水性的柏油路,減少雨天時路面打滑的機會。路面的標示線清楚明確,十字路口路燈路標或圓環設計的合理化,腳 踏車道的普及,。。。等等。交通安全的改善也可以用實際的數據來說明:從2004 到 2010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由881,817,811,791,751,720 遞減到640人。中央統計局公佈的也包括依年齡,鄉鎮,出事車種(如個人轎車,貨車,腳踏車,摩托車行人。。。)的詳細資料,以方便針對問題癥結求改善的 方法。
這種比較檢視,讓荷蘭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從1972 到2010年,一共減少了80%!
再舉個例子:三十年前, 荷蘭婦女受到傳統女性持家教子的角色的影響 ,女性就業的比率是歐洲最低。在經濟起飛,人力不足,加上女權運動的影響,政府加強了托兒所的普及,提供補助金,幫助婦女解決困難,鼓勵婦女出門工作。現 在如果不計全職或半職的差別,荷蘭婦女的就業率已高居歐洲各國的第二位,僅次於丹麥。跟降低交通事故的方法如出一轍。婦女就業的推動由經濟部長對第二議院 負責,要交代清楚努力的目標跟方法。
這些固然是年過一年,政府部門跟自己競賽以求進步的手段。在電視餘興節目裡,也有每天的拼字比賽,有 父子合作比體力跟常識的聯賽。每年有當年的新聞常識比賽,有全國性的益智,新知識的比賽,有聖經故事認識的比賽,有給作家的書香獎的比賽,有新書內容認識 的比賽(白話一點:推銷新書啦!)。。。這些常以小組取代個人為競爭單位,用各式各樣輕鬆,幽默的方式舉行的比賽,都是鼓勵國民求知的興趣,進而提昇國民 的知識水準。
在競爭激烈的各個行業間也有同業間的競賽。 如: Erasmus Innovation Award, De Herman Wijffels Innovatieprijs, De FD Gazellen Awards。。。 這些比賽的獎杯或獎金通常都是由銀行聯合報社或會計事務所共同提供。 有地方上的,省級還有區域或全國性的競賽。內容跟項目包括最佳業主,最有創新力,投資成長速度,國際競爭力。。。還有百家優良公司排名,鼓勵公司從各方面 求進步的榮譽奬。通常被提名的幾十家公司都會被邀參加頒獎餐會。這種競爭不但可以鼓勵業主在創新,環保跟工作環境等方面進行投資,得奬者也可以藉此提升公 司的聲譽,增加客戶的信心。
我常想,這種正面的競爭方式會不會是荷蘭社會進步的秘方呢?
您可能會想:沒有競爭( 比較),怎麼會有進步的動力呢?仔細觀察後,您就會發現荷蘭人不但有競爭,競爭的花樣還真是五花八門。
在 荷蘭有家叫 Elsevier 的出版社。每年都會在他們的周刊裡作荷蘭中學跟大學的比較。就拿中學來說。比較內容包括學校大小,中途退學,留級,順利拿到畢業證書的學生比例,全國性考 試成績,督查評價。。等等。使學生在家附近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它的目的不過是警惕學校,不可鬆懈罷了。
記得大約三十年前,連結愛 瑟湖兩岸剛開放的湖堤公路(?)上幾乎每個禮拜都有車禍發生。可是,曾幾何時這些都已成記憶,交通安全的改善是行政重點之一。每年四月到六月之間,荷蘭中 央統計局(CBS)就會公布前一年交通事故的詳細資料,並與過去幾年做比較。交通部長對交通安全的改善每年都要向第二議院負責,交代清楚。過去這些年,荷 蘭的高速公路不但局部拓寬,路面也有很多改鋪透水性的柏油路,減少雨天時路面打滑的機會。路面的標示線清楚明確,十字路口路燈路標或圓環設計的合理化,腳 踏車道的普及,。。。等等。交通安全的改善也可以用實際的數據來說明:從2004 到 2010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由881,817,811,791,751,720 遞減到640人。中央統計局公佈的也包括依年齡,鄉鎮,出事車種(如個人轎車,貨車,腳踏車,摩托車行人。。。)的詳細資料,以方便針對問題癥結求改善的 方法。
這種比較檢視,讓荷蘭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從1972 到2010年,一共減少了80%!
再舉個例子:三十年前, 荷蘭婦女受到傳統女性持家教子的角色的影響 ,女性就業的比率是歐洲最低。在經濟起飛,人力不足,加上女權運動的影響,政府加強了托兒所的普及,提供補助金,幫助婦女解決困難,鼓勵婦女出門工作。現 在如果不計全職或半職的差別,荷蘭婦女的就業率已高居歐洲各國的第二位,僅次於丹麥。跟降低交通事故的方法如出一轍。婦女就業的推動由經濟部長對第二議院 負責,要交代清楚努力的目標跟方法。
這些固然是年過一年,政府部門跟自己競賽以求進步的手段。在電視餘興節目裡,也有每天的拼字比賽,有 父子合作比體力跟常識的聯賽。每年有當年的新聞常識比賽,有全國性的益智,新知識的比賽,有聖經故事認識的比賽,有給作家的書香獎的比賽,有新書內容認識 的比賽(白話一點:推銷新書啦!)。。。這些常以小組取代個人為競爭單位,用各式各樣輕鬆,幽默的方式舉行的比賽,都是鼓勵國民求知的興趣,進而提昇國民 的知識水準。
在競爭激烈的各個行業間也有同業間的競賽。 如: Erasmus Innovation Award, De Herman Wijffels Innovatieprijs, De FD Gazellen Awards。。。 這些比賽的獎杯或獎金通常都是由銀行聯合報社或會計事務所共同提供。 有地方上的,省級還有區域或全國性的競賽。內容跟項目包括最佳業主,最有創新力,投資成長速度,國際競爭力。。。還有百家優良公司排名,鼓勵公司從各方面 求進步的榮譽奬。通常被提名的幾十家公司都會被邀參加頒獎餐會。這種競爭不但可以鼓勵業主在創新,環保跟工作環境等方面進行投資,得奬者也可以藉此提升公 司的聲譽,增加客戶的信心。
我常想,這種正面的競爭方式會不會是荷蘭社會進步的秘方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