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二月初,大約總有85%的荷蘭小學應屆畢業生會參加一項所謂的“Citotoets” 的測驗。雖然他們說這是一般能力測驗不是考試,但卻很像是荷蘭孩子這一輩子唯一的“畢業考試”。所以全國都籠罩著一股緊張的氣氛。這個成績加上學校老師的 評價推薦,會被用來做中學程度分發的根據。 我孩子唸的是蒙特索里小學,學校根本不贊成給孩子做什麼能力分等測驗,完全是由老師建議分配的。
在一個經過升學壓力磨練出來的人眼裡,荷蘭的教育制度多少有點”得過且過“的味道。及格就好!甚至有人相信沒有被動式的填鴨學習,才更能顯出真正EQ 跟 IQ超人的人。
在 這種不追求菁英的教育制度下,在世界大學排行榜的前50名裡,荷蘭只有Leiden大學還偶爾出現一下,可是有五所荷蘭大學登入前百名。全國12所大學 裡,只有一所沒出現在世界排行榜裡的前200名。(根據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2013)
我對荷蘭的教育制度沒有特別的研究。再說,孩子從大學畢業也好幾年了。這些年裡,荷蘭的”教改“一直沒停。 在這裡我只能根據一般性的認識簡單的介紹一下荷蘭的教育制度,供您作參考。
在荷蘭的孩子從四歲起就可上小學,五歲起則是義務性的必須入學。學校的授課內容都是些讀,寫跟算等基礎訓練。我孩子唸蒙特索里小學時,除了團體活動外,沒有正式的課堂教學。孩子在老師的協助下或自發性的到櫃子裡選取自己喜歡的學習材料,從遊戲中學習。放學前,則由個人在每日活動記錄簿裡填入當天的學習內容即可。不用懷疑,他們的水準比起台灣的小學生低很多!!
12歲,小學畢業後 :
-- 對讀書沒有興趣的孩子可以根據老師的建議直接就讀 vmbo (4年)學習如鋪路,建築,木工,照顧。。。等實際操作,技術性的職業學校。將來他們在工作上多半是在領班的指導下執行工作。(畢業時年齡 12+4)
願意並有能力繼續升學者可就讀 mavo (普通中學教育)havo(高級普通中學教育)或 vwo (atheneum 或 gymnasium ,大學預科中學)。這些都是預備教育,畢業後,必須繼續能與日後就業接軌的訓練,才算完成學業。
-- mavo (普通中學教育) 學年4年。是一般性的中學教育。畢業後可以繼續就讀四年 mbo (中等職業學校)。這些包括技術,照料,經濟財務,農業方面的職業訓練,將來可以獨當一面,執行任務。(畢業時年齡 12+4+4)
-- havo(高級普通中學教育) 學年5年。必修荷,英文,體育,文化與藝術教育,社會學。選修德,法,西語文,經濟,物理,化學,生物學,歷史,數學(A,B 必選一),資訊,組織與管理,設計與研究,地理,哲學。。。畢業後的專業訓練學校是 hbo(5年,高等職業學校)。荷蘭的 hbo 在國際習慣性的學制上, 應該與一般所謂的大學程度相當。這些人畢業後,可以勝任公司行號,政府機關的高級主管。(12+5+5)
-- vwo (atheneum 或 gymnasium ,大學預科中學)學年6年。中學畢業後可以就讀 University。荷蘭所謂的 Universiteit 跟國際上習慣的大學並不完全一樣。訓練出來的都是碩士級的專業人員。這兩年忙著跟國際接軌,也分學士跟碩士兩個學習時段。這種科學研究人員受的訓練一般說 來比較是理論性或研發性的。中學唸 gymnasium 的學生裡,應有不少鬼才! 他們除了一般性的學科外還要讀拉丁文跟希臘文。我認識的人裡,就有同時讀荷文,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跟希臘文的。他們讀這些一方面是興趣所使,另一方 面大概也是有點”臭屁“的感覺。因為這兩種語文以前曾是讀醫學,哲學,神學的必修課,現在可能只有讀神學還有必要。(12+6+6)
原 則上,中學畢業也有所謂的全國性的考試,其成績跟平時在校成績平均及格就可畢業。此時,從 havo (高級普通中學教育)畢業的孩子就可以申請 hbo ( 高等職業學校,等同國際上的大學程度) 的學校。從 vwo(大學預科中學)畢業的孩子就可以申請任何一所荷蘭的 Universiteit (相當於國際上的研究所程度)的任何一系。沒有所謂的升學考試,也沒有甄選過程。只是聽說最近有少數的大學的某些科系因申請的人太多,也開始執行甄選工 作。
這是網路相片,通常不管你讀的是 mavo, havo 或是 vwo,只要學科及格能畢業,荷蘭人就會掛起國旗,同時在旗杆上掛上一個書包,很當一回事的慶祝一番。
當然,在學習過程中,個人可以因成績好壞,興趣的改變從不同的學制跳槽。但一般說來,荷蘭的孩子小學畢業以後的升學分組大概就可以決定他一生的學業事業的走 向。教育制度的結構倒有點像是中國人所謂的”因材施教“。它的結果是每個人都受過專業訓練。在這裡職業無貴賤,每個社會成員都有他自重的職責,都受到社會 大眾的尊敬。
表面上,荷蘭人好像很不在乎國際排名,但國際"尚可"的評價似乎也可以讓荷蘭人”自我感覺良好“。不過,荷蘭教育制度跟社會風氣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以前我有一位來自台灣的主管,來荷蘭不久很驚訝的告訴我 ”奇怪?這裡的清潔工人,鋪路工人看到我都很輕鬆的打招呼,跟我開玩笑,一點都不會不好意思,也沒有不如人的感覺!?“
PS. 全球教育排名與實際「相差甚遠」
真的做到因材施教!
而且各種職業的人都能得到平等與尊重!
這很不容易,
這是國民素質的成熟度!
台灣教改了十多年,
問題仍是盤根錯結啊!
而且各種職業的人都能得到平等與尊重!
這很不容易,
這是國民素質的成熟度!
台灣教改了十多年,
問題仍是盤根錯結啊!
Sop 於 2013-03-10 20:29:04 回覆
這當然跟國民素質有關,不過就像台媽提起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傳統的負擔。我總覺得李遠哲
教改的失敗在於他疏忽了根深蒂固的傳統仕途觀念。不管是哪一方面,我對於改變傳統的努力一向都不很樂觀。吃麵食還是米,穿褲裙還是長袍馬褂,這是實際生活
表面的東西,是不是傳統價值不大。但是說到價值觀,道德標準在一個"自重,自愛,自戀。。。"的社會裡,一切行事都以自己為榮,為標準,就很難有所改變。
我個人覺得荷蘭之能有今天,有很大一部分是"運氣"。讓我想起瑪妮說的"阻力或助力"。荷蘭先天條件的不如人,引發了靈活,融匯不同文化,互相商量,溝
通,同力解決問題的必要性。原來的阻力,變成了後來成長的助力。
台媽 於 2013-03-08 07:52:24 回應
應該是受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影響,從上到下一直如此強調,久而久之,職業便有貴賤之分,以往,我看周遭的高學歷者,都是用瞻仰偉人的心態看待他們,老了之後,發現各有所長,只是他們更專精就是了,如果觀念無法改,就只能繼績讀書一條路了。
Sop 於 2013-03-08 15:41:17 回覆
我們的教育方式是不斷地重複一些哲理上有問題的成語,格言,勸世語。。。而不予分析判斷,不論作文還是日
常生活裡,我們也習慣用很多有問題的古諺來加強我們說話的份量。我總認為這是洗腦教育的結果。我的鄰居從鐵工到大公司的 CEO
,在互相間的交往上,真的沒什麼差別。我自己平平實實,快快樂樂的過日子的想法也是來荷蘭後才學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