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是巨魔或只不過是個種子公司



譯自2015年5月23日(週六)荷蘭報紙 NRC Next/ Duivelse Kolos of Gewoon een Zaadbedrijf


孟山都到底有多大?

*2014年,孟山都的營業總額達158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種子公司。

*孟山都2014年的淨值盈餘是27億美元

*有404家分公司分佈於世界上67個國家。

*來自28個國家的1千8百萬農人種植孟山都的轉基因作物。

*孟山都的基改種子佔其在歐洲種子銷售的1%

===================

2015年5月23日在全世界有上千的人走上街頭向孟山都抗議。






美國的孟山都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邪惡的公司之一。今天在全世界429個大都市裏舉辦第四次的「反抗孟山都大遊行」。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格羅寧根,阿爾克馬爾,海牙,鹿特丹,茲沃勒等城市裏的人們也都上走上街頭,共襄盛舉。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孟山都到底做了什麼事讓他們這麼討人厭?

1,首先,先說明一下孟山都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孟山都是全世界最大的農業種子跨國公司。傳統育種和轉基因作物領先全球,而且還是農藥生產商。它的母公司在美國的聖路易斯州,業務跨及全世界。去年的總營業額幾達160億美元。曾很有野心的收購了全世界數十家種子公司。2008年,也曾以超過5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荷蘭的迪瑞特種子公司,成了世界上種子市場的領導者,全世界有千萬的農人使用孟山都的種子。2014年讓它得利最多的項目是育種,利潤超過100億美元。其次是超過50億美元作物保護的利潤(換句話說,就是大量的使用農藥)。

2,如此看來有什麼問題呢?

表面上看來沒問題。育種也不是什麼新的玩意兒,最好的種子被揀選出來作為明年播種用,是農業上根本且重要的工作。如此每代的農作物才會一直比以前更好:他們會變得更好吃,更容易處理,可以保存更久或是抗病力更強。自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這種傳統的育種工作就越來越專業,越來越高科技。育種專家藉著基因工程來創造更合商業需求的農作物。要番茄吃起來像零嘴,讓花椰菜的莖稈長得稍微高一點,便於機械收割等。為求得合適的作物特性需要實驗室的高科技搭配農場裏的嚴密監控才能得到最好的品種。

3,為什麼這麼多人生孟山都的氣?

孟山都為所有他們研發的作物品種申請了專利。這表示諸多小型種子公司不能再利用這些作物的種子研發新的品種。如果他們用,就會被告上法庭。(Sop註:這表示屬於全人類,在大自然裏存在的種源被登記在專利下。孟山都不是唯一這麼做的種子公司,但孟山都佔有所有種源基因登記的一半。這是先搶先贏的世界,達爾文的理論!)

再說,孟山都的歷史也頗具爭議性。直到1997年,孟山都一直生產各種工業用化學品。像提供給美軍的橙劑(Agent Orange)就是最受爭議的項目之一。這是一種落葉溶劑。越戰時,美軍怕越共躲在叢林裡濃密的樹葉下,無法徹底剿越,就派機大量的噴灑這種橙劑,使樹林的葉子全部落光,但也給越南帶來了嚴重的畸形兒問題(Sop: 並摧毀了生態環境,除了橙劑外,孟山都也曾生產毒性很高的PCB跟DDT,此外還有讓牛快速成長的荷爾蒙。)。值得注意的是孟山都不是唯一有這種歷史的公司。像在實際基改種子市場上跟孟山都競爭力差不多的對手杜邦(DuPont)剛開始時是個火藥工廠,曾協助發展核子武器,也跟孟山都一樣生產橙劑。(Sop:現在世界上的大種子公司,沒有一家原來是搞農業的,全部都是化學工廠,只是孟山都最大。)這些生產危險物資的歷史讓反對者指稱孟山都為了己利可以犧牲社會與大環境。

4,基因工程又是怎麼回事兒?

基因工程作物讓孟山都出了名也讓它惹了一身臭。基因工程是改變作物的DNA (脫氧核糖核酸)以得到所希望的作物特徵。這比傳統的育種要快又有效率,同時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這不是自然的繁衍方式。

環保單位跟有些科學家對這個頗具爭議的’育種’方式感到害怕。擔心對國民健康可能造成的風險,也怕轉換過的基因會傳播到大自然原有的作物體上。大型的種子公司跟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這種方法應該是安全的,而且還能對農作物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比方說大自然氣候的變化可能造成的乾旱,提供抗旱的品種。

到目前為止,孟山都的基因工程主要以公司的盈利為目的。他們生產大量的農藥,這讓他們在2014年賺了不止50億美元。農藥佔他們營業額的三分之一。尤其是除草劑 “RoundUp/草甘膦/年年春” 讓他們賺了很多錢。經過基因改造的農作物對“年年春”產生抗體。農人可以在田間大量的噴灑“年年春”,殺死田間所有的雜草,而所種的農作物卻不受影響。(在美國90%的玉米,黃豆,棉花,甜菜跟油菜籽都有這種抗體基因)

很多人覺得他們這種讓農作物對農藥產生抗體的基因工程太離譜了,何況在實際種植上需要大量的噴灑農藥的同時也會破壞生物的多樣性。同時被年年春噴死的毫無疑問的還有其他像蜜蜂跟土裡生物等的食物。此外,孟山都的種子銷售還是“配套”的。農人如果買了他們的種子就一定要買他們的農藥。孟山都對這種指責很不以為然。它的發言人說:「作物保護本來就是從事農業的一環。就是生產有機作物的農人也會保護牠們的作物。比起其他的化學農藥,“年年春”的毒性小很多,是一個更耐考驗的選擇。我們的競爭對手也有其他的選擇,沒有人強迫他們要跟我們買產品啊。」

儘管如此,世衛組織 WHO 前不久剛公布了一份有關年年春極可能會引起癌症的報告後,哥倫比亞已經在上週全面禁止年年春的使用,而荷蘭的第二議院也將在下週四討論有關年年春的議題。歐洲對基改作物的規定非常嚴格。主要是因為長期食用的安全性還沒有被證明,加上大眾不可遏制的反抗抵制基改作物的情緒。也正因如此,孟山都在歐洲銷售的種子裡,只有1%是基改作物。

孟山都的發言人迫不及待的說:「目前迪瑞特公司(前幾年剛被孟山都收購的荷蘭種子公司)做的跟基因工程完全沒有關係。」在北美跟南美的情形就不一樣了。像黃豆類的作物市場上,孟山都佔了90%左右。而這些幾乎全是基改黃豆。

5,孟山都對這個指控的反應如何?

在過去這十年裡,孟山都對這個指控根本不理不睬。孟山都是出了名的難以滲透。他們的業務主任 Mike Frank 說:「我們的交易對象是農人。在農人間,我們有極佳的口碑。」但他承認他們在與社會的溝通上犯了一個大錯。「我們的看法是:我們不是食品公司,我們只供應農人所需,而他們才是食品公司的供應商。」我們一向不認為我們需要參與社會輿論的討論。但過去這一年半裡,我們的想法有了改變。我們現在希望與社會有更多的對話。我們對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並且相信世界會因為我們而變得更好。

6,他們的對手期望的是什麼?

負責阿姆斯特丹「反抗孟山都大遊行」的主辦人 Paul Dijkstra 同意 Mike Frank 的說法,這議題涉及的應該還有杜邦跟先正達,而不只是孟山都。歐盟與美國間的自貿協議(TTIP,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談判越來越緊迫。遊行抗議者擔心自貿協議的通過會強迫歐盟接受基改作物的上市。Dijkstra 先生警告說:你不可能勉強大自然配合由商業主導的市場需求來做改變。


譯文後序:

這是2015年5月23日(週六)荷蘭報紙 NRC Next 刊登的一篇文章。記者 Janno Lanjouw 是針對連續四年,一年一度的全球「反抗孟山都大遊行」而寫的有關孟山都的介紹。不知怎的,我總覺得記者避重就輕的有為孟山都說項的意思。想到孟山都遊說團的無孔不入,我忍不住要在譯文後加上一點註釋,算是我在 Virtual march 裏舉的大旗子。:-)

孟山都有一個很大的遊說團跟很多的政治獻金。布希當政時,孟山都還曾直接參與立法定文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目前最嚴重的問題是存在於大自然的基因被基改公司登記申請品種專利。如:荷蘭有個小公司前幾年就已經利用跟孟山都一樣來自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的花椰菜種源研發並生產了高莖稈的花椰菜,四年後經過孟山都的專利申請,原來育種的工作反而被迫停止!這些來自大自然,原來屬於所有人類的種源,因專利的登記而被基改公司獨佔。

基改作物剛問世的時候,高聲宣稱從此農作物的生產可以減少或根本不需農藥的使用,會增加產量並對環保有很大的幫助。事實上,他們研發的基改大豆,棉花,玉米。。。
都具抗 RoundUp /年年春的基因,正好與此背道而馳。種植時必須搭配惡名昭彰的RoundUp 除草劑。就像抗生素一樣,經過多年 RoundUp 的使用,現在田裡已經長了很多不怕RoundUp 的雜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阿根廷的農人混合了其他的農藥來使用。以加強它的效果。結果農村裡突然出現了很多畸形兒,癌症病人也比其他地方多很多。

同樣的,聲稱從此不再需要農藥的Bt 棉花品種是在棉花基因上加入可以毒死昆蟲的 Bt(蘇雲金芽孢桿菌)基因,因而可以遏止大部分昆蟲的傷害。但經過數年的種植,讓原來很容易被農藥控制但對Bt桿菌沒反應的盲蝽等昆蟲,因為減少了競爭對手,反而大量的繁生,改變了侵噬棉花植物的昆蟲種類。農民必須重新大量的使用原來的農藥來控制這個問題。

這種大自然裡一直就存在的免疫元素,讓基因轉換工程無法得逞。這些基改專家向大自然挑戰,卻頻頻面對新的,更嚴重的問題。

大自然裡多樣的農作物品種,經過包括孟山都等大種子公司的壟斷,世界上生產的農作物品種將越來越少,大自然生態也將因而改變。當然,根據基改的原理,基改的確可以加速改善作物的品種,比原來傳統的育種工作更有效,更容易操縱。但就像核能的發現、天然能源的開採、電腦資訊的通行無阻。。。所有的“進步”,如果無法受到倫理的考驗,都同時存在正反兩面的影響。落在“壞人”手上,任何 “進步” 都有破壞性。而且越是“進步”,破壞性就越大。:-(

孟山都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怕傷害農人,不擔心大自然的持久性的經營方式。幕後作業的不透明與神秘性,即使有大股東 Bill Gate 大度無私的高聲呼籲,將致力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似乎也沒法證明他們對世界的善意。



這是一段簡單易懂,很值得看的影片 The Future of Food - Introduc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