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Tana Toraja 的時候看到棺木懸在岩壁的葬式. 讓我想起很久以前在電視上看過的介紹中國懸棺葬的影片. 回家後即上網查詢, 沒想到竟輕易的找到了這方面的資料. 更讓人驚訝的是, 這段資料看起來像是在說明 Toraja 懸棺葬或甚至於當地人今日的生活習俗的來由. 在此節錄文中的一段如下:
由於宋、元、明幾個時期都對僰人進行血腥屠殺,到明朝末年,明軍進一步對川滇少數民族進行殘酷鎮壓,人口相對較少的僰人 遭到大量屠殺。僰人爲了避禍,紛紛遷徙他鄉,隱姓埋名,與其他民族融合,就像瑪雅人消失在曾經的輝煌中,懸棺葬這一人類文明,最終消失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
難道現今Toraja 居民的祖先正是昔日來自中國的難民?也就是說很多中國人跟今天的 Toraja 人還有同親同族的密切關係!!??
(原文太長, 貼在這裡僅供有興趣的朋友作個參考. 想看沒時間看的朋友也不妨看看棕紅色部分的說明).
另外, 我無能查證的是中國南方的人跟太平洋群島居民有沒有血緣關係? 如果有, 那台灣的原住民跟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包括百越人?)的血源是不是也接近????
=====================
懸棺葬
中國古代葬式的一種。即人死後,親屬殮遺體入棺,將木棺懸置於插入懸崖絕壁的木樁上,或置於崖洞中、崖縫内,或半懸於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臨深溪,無從攀登。其俗流行於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懸置越高,表示對死者越是尊敬。
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屬崖葬中的一種。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將棺木一頭置於崖穴中,另一頭架於絕壁所釘木樁上。人在崖 下可見棺木,故名。“懸棺”一詞,來源於梁陳間顧野王(519~581)“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太平禦覽》卷47引)一語。1946年中國學者 考察四川珙縣、興文懸棺葬時,始將此詞作爲專稱。
黔、滇、湘、桂、粵、浙、贛、閩、皖等省,主要存在於福建武夷山地區和四川與雲南交界的珙縣、興文、筠連、鎮雄、昭通等縣。與珙縣懸棺葬並存的還有崖畫。
各地發現的懸棺葬,葬具與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區的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屬春秋、戰國之物。這一地區白崖懸棺的隨葬品有龜狀木盤及大麻、苧麻、 絲、棉紡織品殘片、殘竹席等。四川珙縣、興文一帶的多系整木挖制的長方形棺,其上爲人字坡蓋,屬元、明時期之物。珙縣洛表懸棺的隨葬品以衣服爲主,其上裝 飾繁縟,隨葬的竹筷上寫有漢字。
歷史起源
棺留絕壁—— 懸棺葬
懸棺葬地的選擇必須依山傍水和船形棺的使用反映出懸棺葬起源於江河湖海的水居民族。
據歷史文獻記載和目前所掌握的考古資料,福建、江西等東南地區的懸棺葬在我國懸棺葬年代中最早,且爲古代越族之葬習。《漢書•嚴助傳》:“越方外之地……處溪穀之間,篁竹之中,習於水鬥,便於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險”。古代越人的經濟生活“陸事寡而水事眾,於是人民被發文身……短褚不袴,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
上述記載表明,我國古代越人所處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生活與江河湖海息息相關。人類社會的宗教觀念產生以後,人們便根據鬼魂到另一世界去生活的幻想,將人的 現實生活附加給鬼魂世界。因此許多民族的喪葬習俗都具有事死如事生的特點。基於這樣一種宗教觀念,古代越人便將懸棺葬地選在依山傍水的懸崖峭壁。人的生命 雖已結束,然而死者的鬼魂與原先的社會群體尚繼續保持着密切聯繫。在冥冥之中他依然與他的親人在以前所處的地理環境中生活。
船是我國古代越人重要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福建武夷山的船棺是迄今爲止我國懸棺葬中最早的葬具。白岩、觀音岩保存較好的兩具船葬全長 3.5至5米左右,寬約0.55米、高0.6至 0.7米。無論從形狀、大小等方面來看,武夷山船棺均與目前閩北江河及閩南廈門等地沿海所用的木船和漁船相似。這種情況表明,船形棺最早很可能就是實用器 物。
四川巴縣和昭化縣所發現的巴人船棺均長4至5米,寬1至1.2米,有的船棺板厚達12釐米以上,如此巨大的船棺亦應是生前的生產和交通工具。
在東南亞地區以船爲棺的習俗亦十分普遍,越南的朱芹遺址、朱山遺址都發現了船棺葬,越溪(海防)也有獨木舟式的船棺葬。至今越南的傣族人仍把死者放在獨木舟式的棺材中,馬來西亞甘榜雙溪朗遺址發現了兩面銅鼓放在一座船棺的木板上,在瓜拉塞林新發現了一個漁人村落的船棺葬遺存。在加里曼丹島洞穴遺址中同樣發現了船棺葬俗。
懸棺葬
據民族學資料,沙巴東海岸的沙巴人、加里曼丹島的斯卡賓(Skpan)族、美拉尼西亞所羅門群島和新赫布里底群島中的安布庵(Ambutmy)島的要人以及湯加和薩摩亞群島的酋長等死後均用船棺。薩摩亞群島盛屍用單船或雙船,班克斯群島的Va- nunLava島,人死即以生前所用之船爲棺。
在我國,無論東南地區還是西南地區的懸棺葬中幾乎所有的葬具均爲整木鑿成。整木刳空而成的棺與獨木舟相似,可以認爲是一切船類的祖型。大量的科學資料表 明,船與行懸棺葬的民族有着密切關係。從我國和東南亞的懸棺葬和船棺葬大都分布在江河沿岸和濱海地區來看,這兩種葬俗都起源於近水而居的民族之中,是海洋民族的文化特征。
近水而居,善於造船和用船是我國古代越人的特點。船在他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死後以船爲棺,繼續享用,完全符合這一人們共同體的心理素質。
有一個關於懸棺葬由來的傳說:上古時,畲族的始祖盤瓠王與高辛帝的三公主成親,育有三男一女,全家遷居鳳凰山狩獵務農。因盤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後兒孫們就用車輪和繩索把棺木置於鳳凰山懸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後代代沿襲,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懸棺葬習俗。畲族的“畲”字,古時寫成“輋”字,也包含了這個故事的意思:在鳳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後,用車輪把棺木懸掛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葬俗特點
昭通懸棺葬
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其危崖絕壁眾多,隱岩幽洞遍布,爲岩棺葬或是懸棺葬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據調查,韶石山、大石山和丹霞山中 都已發現多處懸棺的遺蹟。其中規模最大的首推麻坑村以西10公里左右韶石山棺材寨的大型墓群。此處海拔259.5米,有一岩口向北,高約40米,深 12-16米,長約 300米的岩洞。洞中依次排放六副棺材,均爲木質結構,每副棺材間隔約10米多,棺内殘存線香、竹扇骨、防腐物、骨骸等。據查均爲男性,年代大約爲明末清 初的墓葬。前述獅子岩廟的西岩也是一種岩墓群,計有石棺、木棺五副,墓塔三座,爲古代高僧的墓葬。可惜該岩墓群已多次被盜傾圻。
丹霞山寶珠峰的洪岩附近懸崖上的洞穴内,發現有懸棺葬。此處的高崖岩洞内,有兩具木質棺材。由於岩壁陡峻,洞口較小,一般人難於發現。此處由於采藥人采摘生於崖邊的名貴弔蘭,才得以證實丹霞山懸棺的存在,但目前尚未進行科學鑒定。
僰人懸棺葬
僰人懸棺葬是古代比較奇特的安葬形式,被理論界的學者稱爲“上古遺存、天下奇蹟”。僰人爲什麼民族?怎樣斷代?他們爲什麼要行懸棺葬,用什麼樣的方法將沉重的棺木放在了高高的懸崖上?僰人懸棺至今仍然籠罩着一層神祕的面紗。
永善縣是我國西南地區懸棺分布較廣的地區之一。2005年我與縣民族民間文化普查的幾位同仁,先後到了佛灘、黄華等鄉(鎮),帶着一種朝聖者的心情,行 走在江邊、峽穀間尋找失落的僰人文明。經實地考證:永善的僰人懸棺葬,目前發現的有佛灘顺河二社滮水岩懸棺、黄華金家溝懸棺和黄龍灘長岩方懸棺。
地理位置
古越人懸棺葬
黄華僰人懸棺位於黄華中心集鎮東南面約2.3公里的橋灣大河溝旁,在“含輝”石刻西南面,約250米處,海拔560—640米,遺址現有木樁6根、鑿洞 16個。據觀察分析,這里原來至少有10來具棺木,因年代久遠,風雨侵蝕,棺木已朽毁不存,僅留鑿孔和插釘於崖壁上的木樁。遺址分布面積約 250平方米,距地表低處10餘米,高處數十米。佛灘僰人懸棺位於佛灘村顺河村顺江二社金沙江南 岸的絕壁上,是金沙江流域已發現的比較完整的僰人懸棺。削壁騰立,參天而起,懸棺就存放於絕壁半腰一長方形岩坎内,離地約280餘米,距山頂約70餘米。 筆者2004年上到山的上半部,在距懸棺約30米遠的距離平視目測和用望遠鏡觀察,發現懸棺有兩具,一大一小,並排存放,至今保存完好。其中大棺長180 釐米,寬60釐米,高50釐米;小棺長150釐米,高45 釐米,寬50釐米,棺地板材厚約15釐米,天平板均爲弧行板材,且前無擋板。遠眺,在清淡得近乎透明的天穹下,在沉重得勢將傾倒的絕壁上,屍棺横陳,凌空 懸置。黄龍灘長岩方僰人懸棺因風霜雨雪的侵蝕和70年代修公路受損,已不存在。
關於僰人的主人,一般認爲是春秋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一帶的僰人。但查考史籍,較僰人晚近1000多年生活在川南、滇東北一帶的白僚、仡佬民族也有懸棺葬習俗。元代李京撰寫的《雲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記略》均有記載:“殮死有棺而不葬,置於岩穴間,高者絕地千尺,或臨大河,不施遮蓋。”從這個角度講,懸棺又有可能是白僚、訖佬人的作品。永善當地群眾稱懸棺爲“白兒子墳”,懸棺似乎確與白僚有聯繫,但無史料考證。
隨葬品
懸棺葬
從國内目前發現的懸棺葬看,懸棺葬有三種形式:一是木樁式懸棺;二是洞穴式懸棺;三是岩坎式懸棺。在永善發現的懸棺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黄華木樁式懸棺,佛灘岩坎式懸棺。
僰民族消失後,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遺物遺蹟。近幾年,國内發掘的懸棺葬中出現的文物,有在三峽電站庫區發現的春秋時期懸棺葬内的寶劍、鐵器等文物,有明代的青花瓷碗、鐵刀、小刀、鐵梭鏢、劍、絲麻制品等。尤以在四川珙 縣發現的宋、趙、瀘平夷圖、凌霄城大寨門、九絲山上宋代末期剿僰人的岩刻和建武時的“平蠻碑”、銅鼓最具有代表性。黄華僰人懸棺棺木已不存在,無法考證其隨葬物品。佛灘僰人懸棺因地勢險要,目前難以進行發掘,但據當地村民講,這種懸棺在金沙江邊一帶的懸崖峭壁上有5-6處,由於修公路和風霜雨雪的侵蝕,大 部分已損毁。60年代有人從滮水岩的懸棺頂上用弔繩弔入觀看,但只發現棺木、遺骨、土碗、酒具等隨葬品。
在距佛灘僰人 懸棺30米 左右的距離,用望遠鏡對懸棺進行了仔細觀察,發現懸棺木質紋理清晰可辨,懸棺的一側還放着一捆木柴,雖風化腐蝕,但木柴的枝叉清晰可辨。從群眾 介紹的棺内隨葬品分析,其土碗、酒具等隨葬品與長江三峽一帶懸棺的葬品種類基本相同。但佛灘僰人懸棺旁邊隨葬了一捆木柴,這在全國各地目前所發現的懸棺葬 物品中尚屬首次發現。金沙江下游一帶,特别是永善、雷波的少數民族地區,至今仍有人死安葬後,其親人要抱柴而歸,意爲吉利、發財的風俗。這種習俗與佛灘懸 棺葬旁邊存放一捆木柴的遠古習俗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聯繫。
埋葬方法
武夷山懸棺葬
佛灘懸棺葬的棺木蓋板爲圓弧形蓋板,根據考證,在南方盛行棺木圓弧形蓋板起於元代。懸棺葬起於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終於明朝後期,由此可以推斷,永善的僰人懸棺葬的基本斷代應爲元朝至明朝末年。
懸棺是用什麼方法放到懸崖上去,目前理論界主要有四種說法:一是繩索懸弔法;二是聯樁鋪道法;三是雲梯法;四是壘土造山法。黄華僰人懸棺上面的岩石上, 有由左下往右上的一排樁孔,黄華僰人懸棺懸葬方法應爲聯樁鋪道,放好棺木後再撤去棧道的方法放置的。但佛灘顺江二社的僰人懸棺地理位置十分顯要,就是運用 繩索法、連樁法和雲梯法都難以把幾百、上千斤重的棺木放置到懸崖的岩隙里去。元代李京撰寫的《雲南志略》雲:行懸棺葬後,掛得愈高愈吉,以先墜者爲吉,這 應是僰人行懸棺葬的原因。
曾經輝煌的僰人文明爲什麼消失?根據僰人遺物遺蹟分析,四川興文縣發現的《平夷圖》原藏我國北京圓明園,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後被搶走,現存美國艾金斯美術館,列爲海外中國名畫。其内容爲宋政和五年(1115年)趙遹率兵到瀘州以南一帶平蠻之事,圖中明確標注“趙遹攻克綸縛大屯(僰王山)捕殺蠻首蔔漏”和“趙遹出師攻克村屯諸事”,且有宋、明兩朝皇帝先後在此圖上題字。建武《平蠻碑》碑文是僰人消失的原證。四川興文縣凌霄山上 的宋代石刻記載:南宋末,寶佑乙卯年(1225年),元軍將由雲南攻入四川。時興文稱戎縣屬長寧軍。爲抗元軍入川,在各地險峻之處修建城堡,爲屯兵存糧出 攻入守的根據之地,在凌霄山上修築了凌霄城,與合川釣魚城、樂山凌雲城、宜賓東高城同爲抗元的重要城堡。後因樂山、宜賓守兵降元,凌霄城亦破。現凌霄山 48道拐處,仍留下南宋岩刻:
宋寶佑乙卯年,韃贼自雲南斡複,越明年制臣蒲澤員以天子命,命帥臣朱元措置瀘、叙、長寧 邊面。又明年城凌霄爲屯兵峙糧出攻入守,據依之地。閱四月經始,冬十月告成。宋、明時期,宜賓一帶(含永善)的僰人稱爲都掌蠻,以上兩個石刻十分清楚地記 載了當年元軍剿殺僰人的過程。
由於宋、元、明幾個時期都對僰人進行血腥屠殺,到明朝末年,明軍進一步對川滇少數民族進行殘酷鎮壓,人口相對較少的僰人遭到大量屠殺。僰人爲了避禍,紛紛遷徙他鄉,隱姓埋名,與其他民族融合,就像瑪雅人消失在曾經的輝煌中,懸棺葬這一人類文明,最終消失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
恩施州懸棺葬
作爲一種獨特的民族習俗,懸棺葬在恩施州分布較廣。這里山川遍布,爲懸棺葬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這里曆來就是少數民族聚居區,風俗習慣與其他地區有着很大的差别。不過,懸棺葬只是一種古老的葬俗,現在早已銷聲匿蹟。其遺蹟留存各地,顯得神祕莫測。時人稱之爲“仙人洞”、“箱子岩”、“櫃子岩”等。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我們對恩施州的懸棺葬進行了調查,發現遺蹟30餘處,並對個别懸棺葬進行了清理。通過調查發現,全州的懸棺葬形制、葬式等存在着區域性的差别,可以分成若幹類型,和渝東、湘西的懸棺葬有着密切的關係。
形制葬式各異
懸棺之謎
恩施州的懸棺葬皆位於臨水的懸崖上,其懸棺方式可分爲以下幾種:插樁式,即將棺木擱置在插於崖壁裂隙處或所鑿方孔中的木樁上;岩墩式,即將棺木放置在崖 壁的石墩上, 這兩種方式多流行於峽江地區,其山崖多爲石灰岩質;崖洞式,即將棺木放置在崖上自然山洞中,老百姓稱其爲“箱子岩”、“櫃子岩”、“仙人洞” 是也,這種方式在恩施州分布較廣;崖窟式,以人工在崖壁上鑿出洞龕,將棺木放置其中,這種崖窟多鑿在紅砂崖壁上,也有鑿在石灰岩壁上的。
恩施州懸棺葬大都爲二次葬,一次葬的極少。所謂二次葬,即人死後讓其皮肉腐爛,然後拾其骨頭洗乾淨以後裝入葬具,放置洞中,此種葬俗又稱“拾骨葬”、 “洗骨葬”。關於本地區的懸棺葬及二次葬,《隋書•地理志》、《朝野僉載》、《溪蠻叢笑》等史籍都有記載,將先人遺骨葬在山崖之中,是因爲“彌高者以爲至孝”,也有人說是防止蟲獸的侵擾。而懸棺葬的棺木多是從懸崖上弔下葬在崖中的,也有從崖下背着小棺木爬至崖中的。
恩施 州懸棺葬的葬具大致可分爲以下幾種:木槽式,以整木刳成槽,盛放骸骨,因其形似豬食槽,故又稱豬槽式;船棺式,有二種,皆用整木刳成;木函式,以整木刳成 小方盒,有蓋;小屋式,覆以木雕屋頂,有檐;木箱式,用木板拼成,與家用木箱相似,有蓋,有孔;木櫃式,用木板、木方拼成,與家用木櫃相似,亦有抽屉;木 棺式,與本地土葬常用棺木相似。
遺蹟遍布全州
懸棺葬在恩施州各縣市基本上都有分布。
恩施市有七里坪茅壩與三岔鄉交界的寨溝箱子岩、城區龍洞河畔的崖龕葬、恩施五峰山後清江河畔的大沙壩崖葬等。
龍虎山丹霞洞穴懸棺葬
利川市有建南鎮西北紅砂崖上的七孔子、建南與萬州交界的石板灘十孔子、建南樂福店踏水橋崖龕墓、謀道鄉長坪船頭寨崖壁上的支羅崖龕墓、建南新梁大王壩崖龕墓等。另外,據史籍記載還有蠻王塚 :“城北都亭鄉有岩,高百餘丈,岩腹有一十二,皆藏柩之所,相傳爲蠻王墓。”
鹹豐縣有甲馬池的櫃子岩、唐崖河畔的牛肩膀岩墓、黄金洞口上的黄金洞崖葬等。
來鳳有百福司鎮觀音坪梅子坳村酉水河邊的仙人洞。1992年8月30日,恩施自治州聯合考古隊冒着極大的危險進入該洞,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清理出文物130多件。
宣恩縣有長潭河王家壩東南龍馬山懸崖中的仙人洞、沙坪藥鋪西的月亮岩崖葬等。建始縣有長梁鄉下壩桂花村的頭壩堰崖葬、茅田鄉天生村的榨茨河天生崖葬、茅 田鄉百股村的大井坡崖葬、長梁鄉下壩河西岸的大通觀崖葬。另外,在縣城城郊的朝陽觀、貓坪四十二壩、仙人河、長梁冉家寨都有懸棺遺蹟發現。
巴東縣有位於長江北岸神農溪中的龍船崖懸棺葬、九層樓懸棺葬、楊家窪懸棺葬,有位於野三關鎮譚家嶺村猴子嶺的棺木岩懸棺葬等。另外,陸游《入蜀記》載: “二十二日發巴東,山益奇怪。有夫子洞者,一竇在峭壁絕高處,人蹟所不至。然仿佛若有欄盾,不知所謂夫子洞者何也。”可見這里也是一處懸棺葬。
考證時代族屬
中國懸棺葬
恩施州懸棺葬的時代,根據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懸棺方式而有所不同。
插樁式,在三峽地區至少北魏以前就存在了,在恩施州内地應在宋元時期。
崖洞式,在三峽地區多爲戰國晚期到漢代,在恩施州内地從南北朝時期到明代皆有存在。
岩礅式,主要發現在龍船河一帶,與三峽地區的崖洞式懸棺連成一體,且葬式也較接近,其時代也應與之相近。
崖龕式,多在唐宋時期,但也有晚到元明時期的。
總的來說,恩施州懸棺葬的時代從戰國晚期開始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
懸棺葬的族屬是個較爲複雜的問題,我們根據巴人族屬的組成和懸棺葬内發現的文物考證,恩施州的懸棺葬與巴人及其後裔是有關係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