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對朋友質疑的回應, 希望因缺朋友的論述,說明不清楚的討論論點能靠個人的想像力填補完成.
**********
世界上的經濟體制不是只有兩極的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 純粹資本主義就像純粹共產主義一樣不可能存在. 政治如何"經營"但看經濟發展與經濟分配如何搭配, 調節. "民主"一直是一個不斷維持自我平衡的政治體系. 沒有絕對的模式.
今晨還在朦朧睡意中, 聽到收音機裡談到一個算是新興的商業組織. 他們的盈餘分配是三分之一行善, 三分之一提高組員素質(教育基金)另外三分之一加強商業競爭力. 他們追求的是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短期的財富. 是長遠的計畫跟理想. 認為改善世界是改善個人的先決條件. 在荷蘭(歐洲?)還是可以看到很多有理想"幻想"的人. 占荷蘭第二議會裡十分之一席位的荷蘭社會黨, 它的黨員必須將任職公職的收入交給黨部, 再從黨組織領取基本的收入. 對一個生活在極端資本主義國家裡的人來說, 這可能是不合人情, 不可思議之事.
人的本性(惰性)可能還是偏向自求多福, 自己的錢包越大越好. 但也有擁護理想主義, 願意幫助社會上弱勢者的偏左人士努力嘗試將掌航的舵扳"正". 至於如何決定航行中的槳舵, 正是民主社會運轉的考驗. 社會民主黨曾是歐盟裡最大的黨. 前荷蘭副總裡, 社會民主黨的黨主席 Wouter Bos也曾說: "right" 黨經營起來比左派容易多了. 他們即使做得不好(not doing right), 這個社會還是"right" (右派), 如果左派黨沒操作好(not doing right), 這個社會就會變成"right"!
瑪妮一直討論要跟我一起寫一篇有關布魯日的God's huis (Almshouse, 布魯日的孤兒院) 的文章, 而我自己也一直盤思著有一天要寫一篇說明荷蘭hofje 的文章.
這些都是由教會或地方上富有的人士出錢出力照顧社會弱勢而建的居所的歷史. 雖然至今有些昔傳的組織還繼續運作著, 一般照顧社會弱勢的責任已經落到政府社會福利制度下了.
經濟發展跟環保有它的衝突點, 但如何調節使經濟發展對環境作最小的傷害就是一種挑戰. 瑪妮從一個環保做得非常成功的比利時到了台灣, 看到人們因在外飲食, 買自助餐的習慣而造成的大量垃圾, 不解為什麼解決這問題的方法是如何找到更大的垃圾掩埋場而不是如何減少垃圾的製造. 經濟跟政治其實是不可分的, 不一定要鬧得天下大亂. 它的解決辦法也一定不能鬧得天下大亂.
德國正在積極的進行天然能源的開發. 因禁核而暫時向鄰居買電是過渡期不可避免的事. 如果每一個國家都有這種想法, 會刺激人們在節源方面的研究努力, 一樣可以達到環保的目的. 目前的一面反對核能一面引用核能, 不一定是打著紅旗反紅旗的虛偽表現.
我比較樂觀, 我覺得承認宿命的"無可奈何" 只是一種選擇.
中年惡女於2011/08/03 00:45 回應
paper tiger於2011/07/27 09:26 回應
瑪妮點出"理想'的用語會不會比"理想性"更合理 有些用語使用"理想"是比較適當的 .而"理想性"用語則帶有"追求""驅動力 " 的意味
台灣談理想 可能會搬出各種理念來 可是台灣社會理想的驅動力或者說理想性格是很弱的 這是屬於文化內涵 .精神層次 或者是意識的 . 意志的 .有所堅持的.即使是在遙遠難以達到的地方 .而意識概念卻被醜化了 最經典的就是指責"意識治國" 好像"意識"是個洪水猛獸一樣 個人記憶裡是由"連戰"說出來的 而個人記憶中媒體報導連戰這個人到了中國南京中山陵時也說了一句一般人不會去注意的名言"讓兩岸.....一起賺全世界的"錢". 哈 這說法讓個人感到無奈 台灣社會重要領袖人物之一所表達的理想 是賺全世界的錢 .個人不得不同意"商人性格"說法
台灣談理想 可能會搬出各種理念來 可是台灣社會理想的驅動力或者說理想性格是很弱的 這是屬於文化內涵 .精神層次 或者是意識的 . 意志的 .有所堅持的.即使是在遙遠難以達到的地方 .而意識概念卻被醜化了 最經典的就是指責"意識治國" 好像"意識"是個洪水猛獸一樣 個人記憶裡是由"連戰"說出來的 而個人記憶中媒體報導連戰這個人到了中國南京中山陵時也說了一句一般人不會去注意的名言"讓兩岸.....一起賺全世界的"錢". 哈 這說法讓個人感到無奈 台灣社會重要領袖人物之一所表達的理想 是賺全世界的錢 .個人不得不同意"商人性格"說法
Sop於2011/07/27 15:01回覆
從"理想性"到"意識"到"商人性格"我也來湊一腳來談談"民粹".
連戰說"讓兩岸....一起賺全 世界的"錢"就是因為兩岸的人都拼命的在標榜'錢", 開口閉口錢, 以賺錢為人生成功與否的指標 . 而連戰正好不是一個有遠瞻的政治家, 而是只會順應百姓的嗜好, 跟著時代的潮流, 說點討好民眾的話的政客. 可以說他是一個populist.
Populism 的意思是以平民的意見直接反應在政治層面, 造成以個人魅力取得政治力量的結果. 是"兩黨政治"難以避免的缺點. 可是Populism"民意主義"卻被翻成"民粹". 但蘇俄的Narodnik (intelligentsia) 社會菁英(人民的精粹)作的是"going to the people", 去指導他們, 呼籲他們革命. 跟Populism 的意思好像還正好相反.但今天"populism"卻被翻成"民粹", 實在也有點不倫不類.
連戰說"讓兩岸....一起賺全 世界的"錢"就是因為兩岸的人都拼命的在標榜'錢", 開口閉口錢, 以賺錢為人生成功與否的指標 . 而連戰正好不是一個有遠瞻的政治家, 而是只會順應百姓的嗜好, 跟著時代的潮流, 說點討好民眾的話的政客. 可以說他是一個populist.
Populism 的意思是以平民的意見直接反應在政治層面, 造成以個人魅力取得政治力量的結果. 是"兩黨政治"難以避免的缺點. 可是Populism"民意主義"卻被翻成"民粹". 但蘇俄的Narodnik (intelligentsia) 社會菁英(人民的精粹)作的是"going to the people", 去指導他們, 呼籲他們革命. 跟Populism 的意思好像還正好相反.但今天"populism"卻被翻成"民粹", 實在也有點不倫不類.
paper tiger於2011/07/26 16:42 回應
"paper tiger說 "如果社會缺乏理想性..."其實他只要說:"如果社會缺乏理想.."少一個性字不是更合理嗎?"
"理想性"這句話不是進口的 .基本上在本文意思是指理想的性格 當然"理想性格"與"理想"在意義上還是不一樣的
至於"早上好"這個詞彙 TIGER已經拒絕電視很久了 . 所以不知道 . Sop可 以確定"早上好"是台灣的電視台嗎?會不會是在台灣播出的外國台阿 對台灣人來說"早上好"應該會很不習慣才是 不過是有某些媒體會刻意使用外來詞彙 例如過去台灣形容商品很熱 或者社會當時聚焦的事務 會形容說很"紅" 最近幾年媒體卻會刻意使用中國詞彙很"夯" 當然 TIGER在類似此情境用語是很排外的
"理想性"這句話不是進口的 .基本上在本文意思是指理想的性格 當然"理想性格"與"理想"在意義上還是不一樣的
至於"早上好"這個詞彙 TIGER已經拒絕電視很久了 . 所以不知道 . Sop可 以確定"早上好"是台灣的電視台嗎?會不會是在台灣播出的外國台阿 對台灣人來說"早上好"應該會很不習慣才是 不過是有某些媒體會刻意使用外來詞彙 例如過去台灣形容商品很熱 或者社會當時聚焦的事務 會形容說很"紅" 最近幾年媒體卻會刻意使用中國詞彙很"夯" 當然 TIGER在類似此情境用語是很排外的
Sop於2011/07/27 04:37回覆
因為我也覺得有點奇怪, 忍不住也上網查過了. 如果我用"理想性"來Google 跑出來的差不多全是簡體字的連線. 所以我以為它是"進口貨"
我也確定我聽到的電視廣播是台灣電台的廣播. 因為我一直覺得"早上好!" 有從外文翻譯回中文的作做, 所以對它一直很敏感. 但在台灣偶而還真的可以聽到!
人不住在台灣, 回到台灣總有很多看不懂或聽不懂的術語. 雖然意識到語言是"活"的, 是會變的. 可是在台灣語言的變化速度實在太快了.
我也確定我聽到的電視廣播是台灣電台的廣播. 因為我一直覺得"早上好!" 有從外文翻譯回中文的作做, 所以對它一直很敏感. 但在台灣偶而還真的可以聽到!
人不住在台灣, 回到台灣總有很多看不懂或聽不懂的術語. 雖然意識到語言是"活"的, 是會變的. 可是在台灣語言的變化速度實在太快了.
瑪妮於2011/07/26 02:31 回應
我沒有時間參與討論, 因為要說起來太長了...
有一個關於中文的問題--- 什麼叫"理想性" 我總覺得這個詞很奇怪, 但在台灣好像常用, 比如paper tiger說 "如果社會缺乏理想性..."其實他只要說:"如果社會缺乏理想.."少一個性字不是更合理嗎?
有一次聽陳幸妤責備者們說:" 這是你們的理想性嗎?" 當時就覺得"理想性"這個詞相當怪異
有一個關於中文的問題--- 什麼叫"理想性" 我總覺得這個詞很奇怪, 但在台灣好像常用, 比如paper tiger說 "如果社會缺乏理想性..."其實他只要說:"如果社會缺乏理想.."少一個性字不是更合理嗎?
有一次聽陳幸妤責備者們說:" 這是你們的理想性嗎?" 當時就覺得"理想性"這個詞相當怪異
Sop於2011/07/26 10:31回覆
"理想性"好像是從中國進口的說法. 我一直沒法習慣的還有"早上好!" 在台灣看電視, 居然聽到主持人說: 各位觀眾, 早上好! 真是快吐血了!
看來我們沒有作中流砥柱的本事, 大局是挽不回來了!
看來我們沒有作中流砥柱的本事, 大局是挽不回來了!
paper tiger於2011/07/25 10:06 回應
主義, 個人不懂 . 卻以為如果社會缺乏理想性 , 那麼必然充分發揮貪婪人性滿足自我不管他人瓦上霜 .
相反的追求理想是必須犧牲某部分利益的,甚至於是大部分利益的 . 追求基本生存的經濟活動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短視,追求速效不求理想放任經濟"消費無限擴張"成為政客顯學效益最高的施政模式 . 卻是人類生存最大威脅
Sop於2011/07/26 11:28回覆
曾遇到一些人, 大學畢業後, 放棄一般的"光明大道", 專心幫助無家可歸或求政治庇護, 沒國民身分的人.過著非常簡單但非常有意義的生活. 他們覺得自己過得很快樂, 並不認為這種粗茶淡飯但能助人的日子是一種犧牲.
二次戰後, 荷蘭經濟復甦, 人們想到的馬上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於是社會福利制度就建了起來. 越多人以有福同享, 世界大同為理想, 這個社會就越適合居住.
二十世紀初, 共產主義在歐洲曾有很多的信徒, 他們都是理想主義的擁護者. 希望財富能由大眾共享. 直到上世紀七零年代末還有很多人羨慕傳言中能餵飽幾億人口的中國, 認為那是個理想國. 後來大躍進, 大饑荒, 文化革命的讓人不可置信的殘酷事實傳到歐洲, 把這些理想主義者嚇壞了, 從此避免跟中國有任何瓜葛.以免被拖累!
一般來說, 歐洲民主制度下的"共產" 是以"愛心"為出發點. 而專制專權下的"共產"卻是以"鬥爭"起家. 同是"共產主義" 換了個地方它的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雖然現在"共產主義" 一般都已經被定義成中國或蘇俄的政治模式, 像荷蘭原來的共產黨也馬上改名為"社會黨"以玆區別. 歐洲人對社會主義並沒有任何恐懼感. 他們的"犧牲"服務精神也非常受歡迎. 他們的存在對平衡, 扳回傾右的趨勢有很大的功能跟功勞.
二次戰後, 荷蘭經濟復甦, 人們想到的馬上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於是社會福利制度就建了起來. 越多人以有福同享, 世界大同為理想, 這個社會就越適合居住.
二十世紀初, 共產主義在歐洲曾有很多的信徒, 他們都是理想主義的擁護者. 希望財富能由大眾共享. 直到上世紀七零年代末還有很多人羨慕傳言中能餵飽幾億人口的中國, 認為那是個理想國. 後來大躍進, 大饑荒, 文化革命的讓人不可置信的殘酷事實傳到歐洲, 把這些理想主義者嚇壞了, 從此避免跟中國有任何瓜葛.以免被拖累!
一般來說, 歐洲民主制度下的"共產" 是以"愛心"為出發點. 而專制專權下的"共產"卻是以"鬥爭"起家. 同是"共產主義" 換了個地方它的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雖然現在"共產主義" 一般都已經被定義成中國或蘇俄的政治模式, 像荷蘭原來的共產黨也馬上改名為"社會黨"以玆區別. 歐洲人對社會主義並沒有任何恐懼感. 他們的"犧牲"服務精神也非常受歡迎. 他們的存在對平衡, 扳回傾右的趨勢有很大的功能跟功勞.
Vincent Kao於2011/07/25 06:43 回應
老 美普遍有“恐共”的下意識,聞“社會主義”色變。而事實上美國政府(聯邦和地方)社會福利制度實施有年,只是不舉社會主義大旗。美國的社福有時候優厚到被 濫用的地步。前些時候,科羅拉多州有人要立法禁止在賭場(山上有幾個沒落的礦鎮改成了賭場)方圓若干里內的ATM提取福利金,表示福利金被用於賭場的情況 氾濫。這事後來也不了了之,反正民主制度下,正反兩方慢慢去爭辯,好像沒效率,但總比政府下個命令說了算好點。
我當然同意環保的必要性和其急迫性。就以回收為例,我絕對身體力行,而且每月多付大洋若干給垃圾公司。每周垃圾日清晨溜狗走一圈,大概有一半的住戶另備回收桶。這其實就是“經濟”問題,如果回收有厚利可求,垃圾公司一定倒過來付錢鼓勵大家回收。
然 而,我又覺得環保並非神聖不可侵犯,不能凡事一扯到環保,或掛個環保之名,就無可妥協。西方國家幾百年來在自己領土和殖民地濫墾濫伐,建立了強大的富強基 礎之後,突然覺醒回頭是岸,然後開始批評開發中國家不該濫墾濫伐,好像不甚公平。德國為什麼不能在找到非核清潔能源之後再廢核呢?現在的選擇不是以鄰為 壑?
我家附近有個美國聯邦再生能源研究所,研究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酒精發電,等等。據我所知,儘管效率不斷提高,問題卡在再生能源的 成本仍然高不可攀。我家屋頂原有很大一片太陽能板,根本沒用,還花了不少錢請人拆除。新的太陽能板號稱性能提高很多倍,可是價格高到很少人負擔得起,而且 是至少20年才能成本回收。這就是“經濟”問題,升斗小民望之興嘆。
我也願意購買有機蔬菜,有機水果和有機豆腐(不知道怎麼有機法),但是一貼上有機之名,價格立刻高了幾倍,買不下手。這是“經濟”問題。
前不久風行一陣的玉米煉油,且不說其生產成本不低,還造成了飼料大漲,骨牌效應一連串似無止境的問題冒出來。我不知道現在情形如何?這不也是“經濟”問題?
我同意瑪妮說的“減少垃圾的產生”是根本之道,據我所知,台灣提倡環保筷、環保杯和環保碗等等,做的比美國好的多,總是個開始。我就有一雙在北京買的精緻陶瓷環保筷,可惜一直沒機會拿出來現寶。
所以我說科技不斷進步,希望越快越好,是解決許多爭議的合理合情方法,而這也不是一夜之間,需要各方合作以及互相妥協。
我相信慧志說的西歐式社會主義絕不可怕,但如荷蘭社會黨員和黨的財務關係,老美大概很難接受。不過不談“主義”,不談政治制度,甚至不談宗教信仰,人類普世的價值--公義和幸福,越來越
能形成共識。讓各種“特色”體制百花齊放,只要不去搶別人的資源就好。
We'll see, said the Zen master。
Sop於2011/07/27 20:26回覆
美國的福利金之被濫用我也聽說過了. 那又是另一極端的驚訝. 不過一切問題都歸到“經濟”問題之下, 還真是"資本主義"的昇華表現呢!!
我以後會嘗試寫一點有關有機食物的文章. 但簡單的說, 買有機蔬菜買的除了蔬菜以外還有很多人工跟安排配合天時地利的種植的雜費. 買非有機蔬菜, 買的除了蔬菜以外還有很多農藥跟其他化學物(跟它們對大自然的破壞). 買有機肉類買的除了肉類以外, 還有很多人工, 時間(生長期長)跟佔地.... 買的如果是有機肉類, 買的除了肉類以外還有很多荷爾蒙跟抗生素(還有很多病源). 這大概也是一種"經濟"選擇.
玉米煉油不但使飼料大漲, 如為了在巴西, 印尼...等國家多種玉米, 在很多天然林區也開始進行開發, 這到頭來"錢的收入"應該是少數人的"經濟"問題. 隨之而來的 "骨牌效應" 則是其他人的"經濟"問題. 是極端資本主義的表現!
老實跟你說, 我雖然自以為有很強烈的左傾意識, 但第一次聽到荷蘭社會黨黨員和黨的財務關係時, 我也是嚇了一跳! 我真是由衷的佩服這些人 "跟你分享" 的精神. 別忘了有十分之一的選民投他們的票!
我其實是一個很樂觀的人. 即使深深的體會這世界上還有很多的問題和不能解決的糾紛. 但以歷史的縱剖來看, 不談“主義”,不談政治制度,甚至不談宗教信仰,人類普世的價值--公義和幸福,真的越來越成為一種共識。
We'll see, said the Zen master。不過我是以一種很樂觀的態度來 Se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