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伊斯坦堡行 5. 古羅馬文明
二十個世紀以前,羅馬的勢力曾擴及包括荷蘭的廣大領域。對看似遙不可及的各民族文化,羅馬的行政效率卻能讓它在荷蘭統治四個世紀之久。
中國人所謂“天高皇帝遠”的說法在這裡是不存在的。為了互通有無,更為了軍隊調動的方便,羅馬人建立了非常健全的交通網。統治區的任何地方都有直接或間接通 往羅馬的大路,也就是所謂的“條條大路通羅馬”。今天在荷蘭挖掘出的羅馬遺跡裡就有十幾座當時的里程碑。下圖是西元1997年,在海牙從地裡挖掘出來的里 程碑之一。這里程碑建於西元151年。上頭的文字記載著當時皇帝和建造者的名字和離某個城市的距離。
在 伊斯坦堡的 Hagia Sofia(聖索菲亞大教堂)西方的一角,也有一座不起眼的里程碑。君士坦丁大帝將首府遷到新羅馬(君士坦丁堡)後,根據“條條大路通新羅馬”的原則,也 在這裡豎起這座里程碑。在里程碑的基腳上刻著各大都市到此的距離。也就是說各都市到新羅馬的距離以此為據點開始量起。(註1)
經過十字軍跟不斷的地震的破壞,在伊斯坦堡能看到的羅馬遺跡雖然有限,但絕對不止這面目全非的里程碑。下圖是拜占庭時期的城市圖(看的時候,要將此圖作逆時鐘轉90度)。
紅圈顯示的是聖索菲亞大教堂(註2),
藍圈原來是建於西元203-330之間的賽馬場/競技場 Hippodrome,現在已經不存在了。賽馬場長約480公尺,寬117公尺。可容10萬個觀眾。從被掠奪到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San Marco) 正面拱門上的四匹銅製跑馬就可以想見當時的規模 。 經過十字軍的破壞、掠奪跟日後的不再修復,現在只是一個大廣場/兩條馬路了。像片裡右邊原來的兩座紀念石柱還留在原地。
(下圖是賽馬場的重建圖。有興趣的格友還可以參考其他更多的伊斯坦堡賽馬場重圖。)
在賽馬場的地底下就是著名的地下水宮 (蓄水槽)Basilica Cistern。
圖中綠圈是從山上輸水到市區供都市用水的高架渠道。
還有圍著君士坦丁堡,千年攻不下的城牆和那到處林立,被十字軍跟地震破壞且不被重建或改建成清真寺的教堂。
到伊斯坦堡認識羅馬文化,倒是我事先怎麼也沒想到的事情。
註1:羅馬人的距離算法是兩隻腳各走一步算是一個步組 passuum。一千個步組 (mille passuum)就是一個羅馬里,約1478公尺。今日的 ”mile" 原來的意思是 “一千(步組)”
註2: 原則上,教堂並不算是古羅馬的建築,但因現在所謂的拜占庭當時被人們認為是“新羅馬”,又是同樣的希臘羅馬文化傳承。以與日後的奧圖曼為分界,在此就姑且列入羅馬遺跡。地下水宮跟古城牆亦然。
wenshu 於 2013-07-26 08:07:57 回應
早安,玩樂賞美景!讓心情更開朗!
星月 於 2013-07-22 13:38:09回應
伊斯坦堡賽馬場..真是壯觀(若重建)伊斯坦堡行. 感謝很棒的分享!
Sop 於 2013-07-23 08:03:53 回覆
是啊! 本來旁邊還有個王宮,皇帝從自家皇宮的陽台上就可以觀賞賽馬了!毀於地震。後來在皇宮舊址上蓋了一座清真寺。
台媽 於 2013-07-20 13:20:41 回應
咱肖連 嘸 賀賀聽 老輸共喂,導遊共喂 細那麼投入,怎好不認真聽。
台媽 於 2013-07-20 07:30:12 回應
不禁回想起我們領隊很努力地介紹希臘羅馬,十字軍東征與回教。
看古蹟及清真寺裡的回教信徒,才發現宗教狂熱及其背後的政治經濟因素,引發的戰爭超出想像。
Sop 於 2013-07-20 07:53:38回覆
看來你們當時的導遊還真不錯!而這趟旅遊似乎也給你留下了忘不了的回憶。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