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3日
坐了二十幾個鐘頭的火車, 將近十個鐘頭是在黑暗中度過. 昨天已經習慣了荒漠的新奇,此時掀開窗簾偷窺車外景象,興奮的心情似乎已趨平淡. 城市間的距離似乎也越來越小, 工, 農業的快速發展,大量漢人的深入滲透, 新疆已經不再是偏遠地區的代名詞了.
即使只是沙漠一片, 也無法阻止發展工業的動力.
天山川水流出山後, 坡度突降, 水流分散, 沙泥淤積, 形成扇狀平原. 沿著南疆鐵路, 塔里木盆地北緣的綠洲上, 得以溶雪灌溉, 農業非常發達. 此地盛產小麥, 玉米, 水稻和棉花.
沿路火車站旁看到的儘是些待運的棉花.
沿著鐵道兩岸, 有以短麥桿插入地下圍起來的四方瓦塊型麥桿行列. 老前輩說: 這就是所謂的千里護路固沙的防風瓦, 也叫做固沙帶. 剛開始修鐵路的時候, 這裡因為風沙大, 鐵路時被風砂掩蓋, 屢遭破壞,有些路段甚至被迫改道重建. 後來有位修鐵路的工人想出這個辦法來.沙石因此就吹不起來了.這位工人敏銳的觀察力, 讓這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這麼簡單的就解決了!!!
大陸”解放”後, 中國曾動員數十萬的支邊青年來到新疆的荒漠裡,修渠引水, 開荒造田..今天, 新疆的瓜果已是遐邇聞名.只是這些年來農耕地的不斷增加, 地表水資源僅能滿足75%現有耕地灌溉的需要了.
根據200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局在新疆東部和北部地下水位的抽樣結果顯示, 十年的時間裡水位下降幅度為5 米. 在工業不斷擴大之地區, 情況的惡劣就更不用說了. 這一方面是多年來不斷提高地面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是過量開採地下水. 草原沙漠化問題的日趨嚴重,人為因素是不可忽視的. 前些日子好像看過一篇有關中國已經引進以色列的引水技術,可以將遠方的水源,經過沙漠地下的防滲水管導至灌溉地. 發展更大農業空間的野心似乎是無法遏抑! ”人定勝天” 的信仰, 是否也有可商榷的地方呢?
維吾爾人就地取材, 利用黃黏土作成土坏磚. 因為氣候乾旱, 土坏磚不會受雨水沖壞. 不論是蓋房子或是建田間, 果園間的隔牆, 都是以土坏磚為之.
看起來好像是屋頂塌了, 其實是個院子. 院子裡不種花草, 用來擺放工具,堆積東西或曬乾糧.
這裡的葡萄樹好像是在用竹條架起來的棚上攀緣生長,跟我在西歐各國看過的種植方式不太一樣. 因晝夜溫差大, 結的葡萄特別甜美. 老前輩向我保證這裡原來沒有白楊. 所有的白楊都是人為種的.
終於到了喀什! 比原定行車時刻表上的時間晚了半個鐘頭!
站在人群裡, 排隊準備出站, 咦? 行李箱上一點一點黃褐色的是什麼東西? 啊喲, 真是開了眼界, 這是夾有空氣裡的黄泥的新疆雨. 這裡平日不大下雨, 老天卻偏偏選在這個時候為我們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